進北部山區的幾個門戶,都已經被漢軍控制了,打了一場,不但損失慘重,而且還沒打進去,被漢軍給趕了出來。
然後,韋蘇提婆才意識到,自己就剩手頭的這八萬騎兵了,已經沒有了補充的渠道,不是沒兵,而是沒馬了。
把這八萬騎兵都交給巴拉爾之後,韋蘇提婆也是再三叮囑巴拉爾,要小心謹慎地使用,步兵死多少都行,但是,騎兵真的就死一個,就少一個了。
這也是巴拉爾不敢帶著騎兵和皇甫嵩的大軍硬剛的原因,真要硬剛一場的話,皇甫嵩的大軍會有很大傷亡,而自己的騎兵,估計會全軍覆沒吧。
皇甫嵩的大軍傷亡太大了,大不了退回北部山區,再補足兵力就是了,而巴拉爾的騎兵要是全軍覆沒了,那北貴可就沒騎兵了,只剩下步兵了。
只剩下步兵的北貴,可擋不住捲土重來的皇甫嵩的大軍。
巴拉爾可不知道,皇甫嵩的大軍,其實也沒什麼後備兵力了,除了這支十五萬人的軍隊,就只剩駐守在北貴山區裡的十萬士兵了。
那駐守的十萬士兵是不能隨意調動的,北貴山區地域遼闊,十萬士兵駐守,已經很緊張了,要是再抽調走一部分,那就沒法有效地控制北貴山區了,搞不好哪個山溝溝裡就會衝出一夥北貴人,要造反了。
儘管曹操麾下的軍團,一直有在清剿那些山溝溝裡的北貴人,但是,山區裡的山溝溝實在太多了,有些實在是太偏僻了,曹操麾下的軍團,也不敢保證,能把每一條山溝溝都給找出來。
其實,貴霜倒也不是除了這八萬騎兵之外,就再沒有其他的騎兵了,貴霜各地還是有不少騎兵的,這些騎兵要是湊一湊,輕易的也能湊出十萬八萬的騎兵,只是,這些騎兵,韋蘇提婆雖然貴霜的皇帝,但是卻使喚不動。
這些騎兵,要麼是南貴那些城主的私兵,要麼是北貴那些王族的私兵,並不聽從韋蘇提婆的號令。
南貴是婆羅多人的地盤,那些城主都是婆羅門,具有相當的獨立自主性,自己花大價錢養的騎兵,都是自己的私兵,不是國家的,是不會給韋蘇提婆的,韋蘇提婆暫時也還不想和他們翻臉,所以沒辦法強行徵用這些騎兵。
至於北貴那些王族,韋蘇提婆也是拿他們沒招,可以請求他們把騎兵拿出來支援貴霜,卻不能強制要求他們把騎兵無償地貢獻出來。
那些王族,要是願意的話,可以把自己養的騎兵貢獻給韋蘇提婆,要是不願意的話,就可以不給,而韋蘇提婆還不能強要。
這得從月氏人的社會制度說起。
當初月氏人從西域翻越蔥嶺,來到了北貴山區,繁衍生息,主要是有五個部落。
這五個部落,團結在一起,慢慢地發展壯大,後來打出了北貴山區,一路南下,打敗了婆羅多人建立的孔雀王朝,建立了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建立之後,這五個部落,就變成了五大王族。
所以,這五大王族,是兄弟關係,並不是從屬關係。
而貴霜的皇帝,其實也是從五大王族裡選出來的,哪個王族最強大,這個王族的族長,就是貴霜的皇帝。這其實還是遊牧民族選可汗的那一套傳統,哪個部落強大,就能把可汗的位子拿到手裡。
既然大家是兄弟關係,不是從屬關係,那大家就要各自建立自己的家業了,大哥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的,做弟弟的願意幫就幫,不願意幫,那就不幫了,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老是幫別人,自己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所以,除了韋蘇提婆這一支,其他的四支王族,都有自己的城池,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不聽從韋蘇提婆的旨意。
韋蘇提婆這一支,實力自然是最強大的,要不然,也輪不到韋蘇提婆當皇帝,其餘四支,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