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向威虜軍前進,雙方離得不遠,不足四十里地。斥候來報,說宋軍主力就在城西列陣。耶律隆慶一聽大喜,怕的就是宋軍依靠城牆防禦,出了城還擔心什麼。立即下令撲向城西。
大戰開始,荊嗣作為主力,秦翰與張凝左右兩翼掩護,李繼宣為預備隊。若非魏能守著紫荊關,田敏去了西北,這一戰宋朝戰鬥力會更強。不過現在諸將也是宋朝最頂尖的將領了。
荊嗣看到遼軍到來,立即下令發起進攻。左右秦翰與張凝及時插上,僅是幾個回合,便擊敗了遼軍,而且射殺了遼軍主將鐵林相公。耶律隆慶一看不妙,下令撤退。
到達長城口,楊延昭與楊嗣有些頭痛,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遼國一到了就打,一打就逃,這還是強大的遼軍鐵騎嗎?沒辦法,原來是包抄的,現在只好強行攔截了。
遼軍前後堵兵,後有追兵,一下子急了,迸發出強勁的戰鬥力。二楊雖然在羊山居高臨下,可因為兵力少,被遼軍擊退。被迫離開戰場。他們正面狙擊雖失敗,卻給後面的宋朝追兵贏來時間。
張凝與秦翰兩部追了上來。耶律隆慶只好下令反擊,不能逃啊。雖然前面的道路打通了,這一逃準得是潰敗。剛打了一會,李繼宣率領著主力部隊趕到。一會兒遼軍再次被擊敗,宋軍壓著遼軍打,從羊山南麓殺到山脊,再殺到北麓。
耶律隆慶只好再逃,渡過易水,這時天也黑了。
就在他準備下令紮營休整時,一支宋兵摸了過來。
魏能帶著一隊輕騎從紫荊關下了殺來。正好趕到。他這支兵馬並不多,可要命的河對面還有數不清的宋騎。
耶律隆慶只好再逃,好在他手下全是騎兵,速度快,渡過拒馬河,來到岐溝關,才長鬆了一口氣。
這一戰遼軍損失了統帥鐵林相公,以及二十多員重將,被宋軍斬首近三萬人。耶律隆慶所率幾萬兵馬,能逃回去的還不足一半。
遼國一次次拒和,一次次的入侵,也使全國上下感到悲憤。因此諸將領將近三萬個首級也放在邊界處,築京觀,向遼國顯示武功。
但遂城之戰可能是一個開始。也可能是一次結束。因為蕭燕燕親自率領著更多的遼軍趕到了。這次沒有耶律斜軫進勸,蕭燕燕派了一支兵馬強行攻打紫荊關。結果……丟了一地死屍外,什麼也沒有撈到。
王顯聽從何承矩的建議。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讓水軍搭乘刀魚船,自界河入海,順著海邊登陸平州,發起進攻,吸引遼國主力部隊回救。
蕭燕燕沒有置理,主力繞道最強的破虜軍,而是取道破虜軍西邊的滿城,然而這時王顯早就率領著更多的宋軍趕到唐河,兩軍遙遙相對。但這時連綿的雨天,極大影響了遼軍的戰鬥能力,再加上死了那麼多兵馬,士氣沮喪,宋軍有備,蕭燕燕想了許久,最後下令撤軍。
確認遼軍全部回去,王顯這才向趙恆獻捷。
而且他也主動承認失誤,如果遂城之戰時,他的主力部隊及時趕到,那麼戰果會更大,能讓耶律隆慶的兵馬全軍覆沒。
不過雖有失誤,這次指揮他也能稱上中規中矩,與貪生怕死的傅潛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因此朝廷大度地給予了褒獎。
宋九在京城聽到後也十分大喜,不僅是勝利,還有將。
宋朝這時不缺少治國的文臣,太多太多了,比如李沆、呂蒙正,那怕就是張齊賢、王欽若、向敏中與寇準等人為相也能算得上稱職。但缺少將,將領多,可名將少。
秦翰出現了,管他是不是太監,那怕是一個女子如穆桂英那樣英勇,他也要強行建議趙恆用她。
除了遂城之戰中諸將,還有,如孫全照、楊瓊、王超、呼延贊、王漢忠、田敏、李重貴、耿全斌、高瓊、王杲等等,基本這些人都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