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關注、理解和同情,才使得這屆寒酸的“窮國高峰會議”所發出的訊號比以往各界更強烈、更鮮明、更有影響和震撼力。
當然,窮國畢竟是窮國,能做得畢竟有限,取代世界銀行地位的“窮國自己”經援機構別說難以實現,即使實現,也勢必因資金無著而舉步維艱,正因如此,好幾個非洲國家的元首在本國代表於錫加索振臂高呼、和G8對抗同時,卻迫不及待地飛往德國,去跟G8的富人們握手。道理很明顯:窮國的發展,本質上離不開G8的幫助,這點就連“反G8峰會”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直認不諱。
然而,正如關注“窮國論壇”的非洲媒體所指出的,G8各國必須“尊重求援者”,切實兌現其在每年峰會上對窮國的承諾,否則,窮人的嗓門將越來越高,震撼力也勢必越來越大。
………【沉默意味著認同】………
隨著北京奧運會日益臨近,國際上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一些組織、團體和各人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呼籲各國抵制北京奧運。
我們聽到看到,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法國當迅總統薩科奇等重要政治人物紛紛以官方或個人立場表態,不贊成奧運政治化,不贊成抵制奧運;但我們也聽到看到,各種“抵制北京奧運”的聲音甚囂塵上,在各國媒體時時得見。
這當然決不意味著抵制北京奧運的想法是這些國家的主流呼聲。即以加拿大為例,儘管各傳媒上抵制的呼籲不絕,議會里也不時傳出刺耳的聲音,但發出聲音的,其實只是很少一部分個人和團體。
雖然迄今為止加官方並未發出“不抵制北京奧運”的正式表態,雖然媒體上類似的聲音並不多,但北京奧運的各項準備工作卻有條不紊地展開:早在去年10月,加拿大奧委會就特意將三屆奧運划船冠軍獲得者麥克比恩,和奧運比賽技術專家阿薩姆波特吸收為委員,目的是利用他們豐富的經驗,提高加拿大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成績,不久,又正式提出“北京奧運會獎牌總數進前10”的目標;為備戰奧運,爭取中方支援,加奧委會特意聘請著名笑星、中國通大山擔任“奧運特使”;為在北京奧運會取得好成績,他們千方百計組織強有力競技陣容,甚至84年曾代表中國獲得花劍冠軍、退役多年的欒菊傑也被動員出山,意在北京一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些千真萬確、踏踏實實的實際行動無聲地證明了一個事實:加拿大無意抵制北京奧運。
從古代奧運到現代奧運,追求競技體育精神,堅持體育與政治分離,都是最基本的原則,現代奧林匹克之父、法國人顧拜旦伯爵在《奧林匹克憲章》裡明確指出:“奧運會是個人或團體競賽專案中運動員之間的比賽,不是國家間的比賽,奧運會以促進世界和平為宗旨,獨立於政治之外的”。在現代奧運歷史上,曾先後發生冷戰期間莫斯科、洛杉磯等幾屆奧運遭多國抵制的事件,這都給不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抵制國、奧運主辦國、奧林匹克運動和全球觀眾帶來種種無可挽回的遺憾。痛定思痛,不把奧運問題政治化,已成為各國的共識,正因為參加奧運已是約定俗成、理所當然的事,除非如法國大選辯論那樣特殊的場合,一般情況下無需多費唇舌特別強調,這就可能造成抵制的聲音更高、更刺耳的現象,並給某些人以“抵制是普遍民意”的錯覺。
現代社會思維多元化,幾乎任何大型活動都會傳出不同的聲音,這本身也是非常正常的。加拿大溫哥華將緊隨北京之後,舉辦2010年冬奧會。加拿大是高寒國家,冬季專案是強項,照理說,奧運在家門口舉行應該舉國支援吧?其實不然,從獲得舉辦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