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南差異不大。”
霜降時間,東北的秋天已經有些寒氣了,但還並不是太冷,部隊每日的早操時間沒有調整,但是到十一月末,雪一下那日子就冷了,在這個只有火坑沒有暖氣的時代,日子確實是很難熬的。年初剛來的時候,雖然那個時候氣溫已經回暖,但楊銳還是被凍得夠嗆。
想到東北的雪,楊銳道:“哎,這邊還是比較艱苦的,特別是冬天,南方人很難習慣。特別是冬天出恭的時候都要帶根棍子,”見杜亞泉有些不解,便解釋道:“天氣太冷,出到一半就被凍住了,不用棍子敲斷,後面的拉不出來。”
軍隊裡待久了,說話自然便粗俗了些,楊銳的玩笑讓杜亞泉忍笑不住,“哧”的一聲笑了出來,楊銳也是哈哈的笑了起來。笑畢,杜亞泉道:“那冬天出去我就備一根棍子,‘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了,也沒用那麼多講究了。竟成,你就說吧,我要做什麼,需要怎麼做,我好有個底。”
也許是剛才的玩笑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杜亞泉不在客套,直接切入正題了。
楊銳道:“這東北之地,雖在關外,但卻是我會的根基,更是我華夏的護翼,這東北一動則長城不穩,長城不穩則關內惶恐。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裡站住腳,在此不是為了和滿清爭天下,而是為了護我華夏。這才是我們在這的最終目的,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有四件事情要做好。”
杜亞泉在來之前已經瞭解很多復興會的高等機密,對復興會在東北的機會以有所瞭解,但也只是瞭解而已,真正計劃的內涵還未得知。起初他以為楊銳是要走滿人的老路,從關外興兵直取北京,但現在看卻並非如此。雖是疑惑,但他生性保守,也不出言詢問,只道:“有哪四件事,還請竟成一一相告。”
以前的計劃從來沒有總結有多少件事情的,但是隨著越是瞭解東北,楊銳越是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不斷的琢磨中,他發現事情這東北其實要做的事情只有四件。
“四件事情一曰農,二曰工,三曰商,四曰教。”萬變不離其宗,事情再多歸結也就是這些事情,楊銳解釋道:“所謂農在東北有兩樣,現在小徐在滬上新建了農墾公司,這公司主要是育種選種、改進農業技術,但最主要的工作是組織安排移民,這些移民都將以合作的方式被招募過來,怎麼樣管理好這些農民,讓它們變成我們的人是一樣;除了農墾公司還有農貿公司,這公司主要是做農資、農產品買賣的,按照計劃他將開遍東三省,最終的目的是要控制整個東北的糧食市場。”
計劃是宏大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楊銳也想到了這一點,復又道:“當然,這個只是遠期計劃。但農資公司最少我們要保證我們控制區裡的糧食市場,只有經濟上的緊密結合才能把農村控制好。”
說完農,便是工了。楊銳說道:“工便是工業,在通化,輕工有榨油廠、繅絲廠、磨粉廠,不過這些基本都是和本地士紳合夥經營的,主要是他們在負責,我們只負責樣板工廠。”在一個新地方不吃獨食有錢大家賺是鐵律,這些工廠都是為了拉攏當地士紳的,為了讓當地計程車紳有個學習物件。鍾觀光又建立一些樣板工廠,向這些合夥經營者提供管理經營培訓。“不管輕工,重工業有煤礦、鐵礦、銅礦,也有鋼鐵廠、鍊銅廠,機械廠、軍工廠。只是礦山已經在開了。但工廠裝置要明年才能到,今年主要負責基建。至於軍工廠。則要到後年才能到位。”
楊銳說的不少。杜亞泉記得也快。軍工廠的事情他是在通化聽鍾觀光說的,當時還吃了一驚,古時候私下打造兵器也就罷了,現在軍隊都是用槍炮的,清廷辦軍工廠都要找洋人幫忙,復興會自己辦也有洋人幫忙嗎?
不待停息。楊銳又開始說商業,“商業的中心在滬上那邊,對於通化而言,商業的重點在於商路。也就是明年要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