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了南烏拉爾河,以距離伏爾加河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為邊界,至巴拉科夫才折向奧倫堡方向。
這足足比之前多了幾萬平方俄裡。最要命的是,南烏拉爾河其實就是沿著烏拉爾山餘脈流入裡海的。越過烏拉爾山就是歐洲,這樣劃界等於是中國人把手伸入歐洲;而且邊界距離伏爾加河實在是太近了。騎兵也好,裝甲戰車也好,一天時間就能衝到伏爾加河河邊。這條河本來就是俄國的交通幹道,怎麼可能處於中國人的威脅之下。
除了西部邊界,之前的糧食、武器援助也大大減少,中國將不再承諾交付多少糧食和武器,而是中亞大鐵路能運多少算多少;俄屬資產贖買未變,但貸款卻要等數年之後才交付,顯然是中國人也擔心經此之後,布林什維克會被白軍推翻。
邊界也好、援助也好、貸款也好,這些都可以談,不過對越飛提出的所謂簽訂和約後,中**隊立即將察裡津、阿斯特拉罕歸還給俄國的這個條件陳去病當場拒絕。他的意思是中國只有撤兵的義務、交還戰俘的義務,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如果被白軍或者英軍接管,中國不可能負責歸還。
大家急忙媾和其實就是為了拿回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從而迅速穩定住南面局勢,但陳去病迴避了這個義務卻讓俄國人猶豫了,萬一簽訂合約後,中國人故意將其交給白俄或者英國,那還不如不籤合約,直接打過去好了。
彼得堡東宮內,面對這樣的情況代表團團長越飛提議休會。當中國人離開後,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談判團的成員道:“我真不知道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越飛同志語有所指,基於上一次和德國的談判,他不知道這一次面對中國人該怎麼處理。是馬上籤約還是等托洛斯基那邊的進攻結果——收到察裡津被佔領的訊息後,托洛斯基立即調兵遣將,佈置對察裡津的進攻。
“完全不必等托洛斯基!”斯大林同志明白越飛的意思,當即就出聲否定:“就憑藉他那些軍事專家、那些資產階級分子是收不回察裡津的。”
“可中國人並不承諾和約簽訂後就將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還給我們,如果他們將察裡津交給白軍……”代表團的成員索科利尼科夫道。確實,和談的本意就避免南面的局勢迅速惡化,可中國人不承諾交還察裡津和阿斯特拉罕,那和約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真要將察裡津交給白軍,那他們又何必和我們和談?直接和高爾察克的聯合,進攻喀山不好嗎?”斯大林很清楚東線和南線的情況,不由大聲反問。“只要和約簽訂的足夠快,我們在白軍上來之前就接管察裡津,那將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穩定住南線局勢。”斯大林同志說完後又看向代表團團長越飛,道:“我們應該儘快簽訂和約,而且是越快越好!”
“斯大林同志,可他們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西面的邊界離伏爾加河太近了。”軍事顧問薩莫伊洛將軍道,“況且如果我們馬上就答應對方的條件,那黨內的同志會怎麼看?”
“邊界並不是問題,我想對方也不會在邊界問題上糾纏不放。他們真要是在乎土地,北方的邊界又何必離西伯利亞大鐵路兩百公里?”斯大林再次反問。“中國人的底線我想很清楚,他們不想和我們因為邊界問題而過於關係緊張,這才有兩百公里的退讓,所以按照這個底線,在伏爾加河以東兩百公里處確定雙方的邊界是可能的,甚至是三百公里——如果最後一切都談妥,就剩邊界這一個問題未解決的話,他們也很有可能會退讓。真正的原因是中國人不想與我們為敵,不然他們何必對我們援助贖買貸款?”
顯然,胡文耀的一些行動讓斯大林對中國的看法有所改變,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出兵打擊了他的政治對手托洛斯基,這對於黨內同意建立他所提倡的、完全是由布林什維克軍官組成的新式軍隊有極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