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變五百五十八年,下旬。大餘國國都歷經九重天浪席捲,整座國都徹底毀盡。災後重建任重道遠,而且海水浸入地理,使得泥土泥濘,重建難上加難。多番商量、取捨之下,王如意決定暫遷國都。
就近坐落在“興邦城”中,遷都隊伍黑壓壓,前有山海軍開路,中有無數子民跟隨。本背井離鄉,是件極慘痛的事。但因同行中,既有天機道道人、一國國君、名聲在外的仙人…導致遷都大軍,竟頗為壯闊。
王如意雖為國君,但有意與百姓同甘共苦,遷都一路,特意不搭乘車輦,改為步行,就行在隊伍前端。
李長笑也參與遷都一事。他初來乍到,不瞭解南海局勢。他總不能一頭橫衝直撞,殺入南海,攪得個天翻地覆吧。只能順路跟隨,順帶了解南海形勢。
因為遷都設計的人、事雜多,導致數百里路,足足走了半個月餘。王如意只嘆,自己這一國君,當得可真是多災多難。沿途路過一片福地,風景秀美,王如意不免觸景生情,想起國都內死去的百姓。又想起隨行百姓中,剛歷經家人逝去,定然傷心無比。
於是下令,可在這風景秀美處,為逝去親人,立下石碑,祈福祭奠。百姓紛紛掩面哭泣,大謝天恩。如此這般,遷都隊伍便停下幾日。有人劈石塊,立石碑,有人伐樹木,立木碑。
遷都本是要緊事,王如意卻願為此停留,可見她確心繫百姓。李長笑看得欣慰。王如意執意與百姓同甘共苦,但李長笑一放浪子弟,實沒那必要,沒苦硬吃。帝王出行,必有車輦相隨。李長笑便跳上車輦車頂,如此一躺,悠哉悠哉。
遠處,不少煉虛修士,皆好奇打量李長笑,一面猜測李長笑來歷,一面躊躇要不要,與這力挽狂瀾,但好似生性十分古怪的神秘劍客打招呼。煉虛強者或不怕死,但好面。這麼多人,倘若打招呼,對方不回應怎辦?而且那劍客似醉非醉,也不是好交談的樣子。就這麼猶豫一路,眼見越走越遠,也無人打個招呼。
李長笑望著天空,自修道以來,無論靈氣是否枯竭,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好似遊離世間的幽靈。他與世人總有層透明隔膜,總覺格格不入。在仙朝時,他是唯一的凡子。在凡世時,他又是唯一的修士。
他與誰都自來熟,或也可看成與誰都疏離。一個人百無聊賴,於是右腿搭在左腿上,一晃一晃,吹著閒適的口哨。整條隊伍,就屬他最為輕鬆。有時無聊了,便觀察那走在車輦前方,提著帝裙趕路的王如意。
心中暗自琢磨,王如意怎不換身衣裳,這帝王愛民,確實不錯,但架子端得也太高了。雖說同甘共苦,但底下萬民,穿得可是寬鬆衣物,也全是遠行行頭。同樣的路程,王如意這身裝扮,吃得苦可比萬民多得多。
又想啊,自兩人見面開始,好似王如意便沒與自己說過一句話。也不知是不是太久沒見,生疏了情感,還是太久沒見,心中憋足了氣。李長笑捏著下巴,百無聊賴的想著,早便領教過女子心思之繁複,有時認真琢磨起來,可領悟大道,都還難上幾分。
卻又哪知,正是某人出現,才使王如意極重妝容。太陽曬得正烈,分明汗流浹背,鞋襪都溼了,卻還強裝無事。偏偏宮中大臣、城下萬民,均沒看王如意老過,認為她縱然不是仙人,定也是仙女。沒半分體會到,王如意滿身的苦衷。
王如意有時便在想,這遷都一行,除了身份不同外,與剝名一行,又有甚麼不同。心中叫苦連連,偏偏走起來搖曳生姿,雍容華貴,端莊大度。架子端了大半程,更不可能輕易放下,否則前半途的辛苦,豈不全作廢了。
一日夜裡。
遷都大隊安營紮寨,升起篝火休息。王如意總算微鬆一口氣,坐下來捶腿。宮女端來熱茶,王如意飲下後輕輕一笑,眼神又落在那正躺在車輦上,呼呼大睡的劍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