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謝涵,從她和謝涵說話的語氣和神態看,說尊重似乎還不夠,應該是有點敬畏。
非但如此,尹嬤嬤還看出來這個家似乎是謝涵在當,不管是眼前的姨娘還是屋子裡的幾個丫鬟,好像都對謝涵十分服帖。
這就有點奇怪了。
尹嬤嬤是趙王妃母親的陪嫁丫鬟,後來又做了趙王妃的乳母,從小就在這些高門大戶的後院長大,不說裡面的一層二層主子有多難纏,就是那些姨娘和管事的婆子有哪一個不是人精?
踩高捧低、陰奉陽違、兩面三刀、架橋撥火、隔岸觀火、狐假虎威,更甚者還有借刀殺人、栽贓陷害的,這些事情尹嬤嬤哪件沒有經歷過?
第二百一十三章 、以誰的名義送(1月月票二百加更)
別說她尹嬤嬤,就連王妃在王府當了這麼多年的主母也沒少吃過這些奴才們的虧,可謝涵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竟然能把家裡的姨娘丫鬟收服了,這怎麼可能?
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個小姑娘沒有一點真本事,也不可能會打動皇上。皇上不僅費心為她籌集了一筆可觀的撫養費,還特地頒發了聖旨和口諭,怕的就是小姑娘沒了父母會過苦日子,怕的就是有人奴大欺主。
還有,貴妃娘娘據說是親眼見過這孩子舌燦蓮花般地說服了皇上和顧家二老爺,為自己爭得了回謝家的權利,為此娘娘特地寫信告訴王妃,信裡對這個孩子是讚不絕口的。
王妃就是因為看了娘娘的信才對謝涵有了好奇之心,後來見了謝涵送過去的幾樣小東西,更是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孩子添了幾分好感,總唸叨說要是自己的女兒還活著就好了,有這麼一個乖巧又貼心的小棉襖在身邊日子也就不會覺得無趣了。
因此,王妃確實動了收養謝涵的心思。
可惜,要是王妃不顧忌什麼孝期不孝期的,早點把這小姑娘接進府裡就好了,說不定有這個小姑娘在一旁開解王妃,王妃還不至於抑鬱成疾,不至於早早撒手人寰。
謝涵見好好的尹嬤嬤又落淚了,狐疑地看了方氏一眼,方氏搖搖頭。
正不知如何開口勸解時,司琴進來了,說是飯已經在對面屋子備好了,謝涵聽了親自把尹嬤嬤請到了對面,並留下司琴和司琪陪客,當然,還有尹嬤嬤帶來的那兩位丫鬟。
飯後,謝涵陪尹嬤嬤又喝了會茶說了會話,見天色不早了,才命司琴和司琪親自把這三人送去了西跨院。
司琴和司琪剛走,謝涵就被高升家的請到了外院,高升在外院等著見謝涵一面,他是想向謝涵討一個主意,該怎麼給趙王府回禮。
謝涵也正為此發愁,聽尹嬤嬤的意思,這些東西不是以趙王的名義送來的,而是以已故王妃的名義送來的,因此,這回禮估計也到不了趙王面前。
可也正因為此,謝涵才覺得為難。
因為這樣一來,回禮就得直接送到那位嫡長子面前,對方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謝涵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這要傳了出去,不是私相授受是什麼?
可平白無故地收下這麼一份厚禮自己什麼也不表示的話,謝涵心裡也過意不去。
“高叔叔,這樣吧,你去莊裡看看有沒有特別的出產找幾樣,我去庫房挑幾樣揚州帶來的東西,回頭我把東西送到你這來,就說是以你的名義送的。”謝涵沉吟再三,說道。
“也只能這樣了。”高升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要依他的主意,是想給這位王子送一點銀票的,畢竟他母親沒了,王府應該很快就會有新的王妃,新王妃當家,他這位舊王妃生的嫡長子怕是不太好過。
可謝涵沒同意,倒不是她不同情這位嫡長子,而是她對他一點也不瞭解,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雖然有一個做貴妃的姨母,可姨母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