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為繁盛,是北疆少有的一座大城,城中住民也有二三十萬之多。
因為如今統治南贍部洲大半地域的大明王朝將佛教封為國教,還有幾個活佛菩薩在朝廷之中擔當國師,深受大明皇帝的尊崇。正所謂上行下效,受此影響,整個大明王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大都篤信佛教,區別之是在具體信奉的佛陀菩薩方面各有側重偏頗罷了。。
北海郡作為大明王朝下轄之地,自然也受到了整個大明王朝尊釋崇佛風氣的影響,城中住民也都信佛成風。只不過因為僻處海濱,城中百姓大多以漁業謀生的緣故,對於佛門的其他佛陀菩薩並不太在意,獨獨鍾情於深處南海普陀山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城中規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廟宇便是當地官紳百姓集資興建的觀音禪院了。
觀音禪院位於城市北部,距離北海郡城池北門不遠。北海郡百姓因為主要靠漁業謀生,故而多居住在更加靠近北洋大海海岸的城市北部。為了方便城中百姓前去上香祈福,當年選址修建觀音禪院之時便選在了北海郡城北部,靠近北門之處。
觀音禪院,廟宇樓臺影影,殿閣沉沉。門前車水馬龍,人潮如織,好不熱鬧,來往出入其間的善徒信眾當有萬人之數。來到切近觀看,但見好大一座廟宇,山門口處立著一座石碣,上寫四個大字——觀音禪院。
放眼望去。但見那層層殿閣,選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青磚砌就彩雲牆,綠瓦蓋成琉璃殿。黃金裝聖象,白玉造階臺。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羅閣下生銳氣。文殊殿,結采飛雲:輪藏堂,描花堆翠。三簷頂上寶瓶尖,五福樓中平繡蓋。千株翠竹搖禪榻。萬種青松映佛門。碧雲宮裡放金光,紫霧叢中飄瑞靄。朝聞四野香風遠,暮聽山高畫鼓鳴。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閒。禪音繚繞蒸騰起。信徒如織奉香菸。
無數善男信女在觀音禪院之中來往穿梭,進來的是滿懷憧憬,想要向菩薩膜拜上香。許願祈福。出去的則是心滿意足,似乎已經得到了菩薩的保佑,心願肯定能達成一般。
就在這時候,一片浩大無比的烏雲從天邊奔湧而來,將天日都給遮住,整個北海郡城頓時陰暗下來,就像是下雨前的烏雲壓頂一般。北海郡城中百姓不明白為什麼剛剛還晴空萬里,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陰暗了下來,於是紛紛驚訝的向天空望去。可這一看卻讓北海郡城中的百姓大吃一驚,只見在那遮天蓋地的浩蕩烏雲之上。影影綽綽有無數手持刀槍劍戟的人影,雖然因為離地太高加之有烏雲遮擋,看不清這些人影的具體長相,但卻有一股兇惡氣息洩露而出,撲面而來。
“雲彩上有好多人啊!”
“那些是什麼人,天兵天將麼?”
“會是天兵天將麼。怎麼感覺有點嚇人啊?”
…………
有些百姓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兒,悄悄的離開了街市迴轉家中,關門閉戶,躲的嚴嚴實實。不過更多的百姓卻停留在了大街之上看熱鬧,一臉驚奇的想著天空之上的人影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胡亂揣測著這些烏雲之上人影的身份來歷。
只是就在這些百姓們驚奇議論之際,卻見這無邊的烏雲卻是越來越近,越壓越低,越來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雲端之上那些人影所散發而出的那股子凶煞之氣,那感覺就像是在胸口之上壓了一塊大石頭一般,讓人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這些原本站在街市之上看熱鬧議論紛紛的百姓們漸漸的都停下了口中的言語,臉色也開始變得有些蒼白起來,俱是開始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有些膽小的率先跪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