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頁)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激發個體堅持讀書的連鎖反應。從引人入勝到習慣成自然,初次的領教非常重要而且餘威無窮,第一印象不可小覷。當年,我就是因為偶得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高度專一地投入後,如同親身到書裡描寫的世界打了個轉轉,興奮得一塌胡塗,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開始瘋狂地購書。記得大一時學校圖書館不打折出售大部頭精裝鉅著,我忍痛將(非少量)白花花的銀子換了一部《史記》、一部《中國全史》、一部《全宋詞》。現在想想,當初這個稚氣的豪言壯語般舉動未免有點形式主義的傻乎乎,以為書入手後也就同時入了腦,享受著虛擬的“讀書人”自我暗示。不過,這三部書終究還是發揮了作用,證明我原先的做法不至於太荒唐。

後來,我仍然不停地買書,地攤、小店、圖書大廈,往往定期突擊掃蕩十多本,待埋頭消化後又開始新的一番輪迴。我不怎麼愛借書,可能是強烈的佔有慾作怪吧。我買的每本書都不捨得扔掉,就算在外地,且無論多重,也想方設法運回家,因為看到這些花花綠綠的封面,就能憶起一段快樂的讀書時光。我的成長,離不開它們。

書與閱讀(2)

書能開啟人的心路,同時也極易堵死思想中七開八岔的羊腸小道。一本書就是一套系統,一個作者其實揹負著自己因個人命運而形成的人生觀和價值體系並且揉合了他(她)當時的情緒、個性、脾氣甚至營養程度、身體狀況等開始創作一部書的,那麼書中潛在的“以自我為中心”絕對不可避免,所以我特怕不知不覺被納入那個自己未曾躬親過的理論模式、情感軌道。惟一的辦法就是看更多更雜的書,不同作者、不同風格、不同寫作類別、甚至不同出版社,讓多元之間相互抗衡,彼此牽制,自己在甄別中清醒獨立。

我不喜歡某些人言必名著名著的權威主義高調呼籲。我不否認,名著是時間篩選、歷史沉澱下來的人類智慧之精華,是百科全書式的生活永珍,是需要多多益善的精神食糧。但是,名著幾乎都是幾百頁的大部頭,在這個一秒鐘恨不能掰成兩秒鐘用的高節奏世界,動輒數十萬的東西叫心跳越來越快的現代人如何消受得起,他們哪來那麼寬裕的時間和閒適的心境?況且,名著一般都年代久遠,其中囊括的一些資訊或過時或失效或無建設性意義,不可能保證古今兼得,以不變應萬變。因此,聰明的策略是:高雅讀物可讀,通俗讀物亦可讀;名著可讀,草根文字亦可讀;斯斯文文的東西可讀,充滿霸氣、匪氣甚至痞氣的東西亦可讀;既要酸的,又要鹹的辣的;既要經典作品,又要快餐文化;既要琴棋書畫詩酒花,又要柴米油鹽醬醋茶。

有一句話叫:讀書貧裡樂,搜句靜中忙。如果目的很明確地專程到書中搜集資訊,那我們的感觀系統當然要靈敏像聲納。如果沒有什麼特別迫切的需求,僅僅習慣性地閱讀而已,大可不必如此警覺如貓。看書是最放鬆最隨意的樂事兒,千萬彆強逼自己刻意記住什麼,事實上也記不住。看完一本書後,細節慢慢遺忘是自然規律,核心的東西卻會立此存照並悄悄壓入我們的潛意識,比方說語感、文字組織方式,再比如說理念、思考問題的角度等等,這就是我們大腦刪繁就簡的獨特功能。所以,我更願意把閱讀當作一種思維訓練,而知識獲取到是其次。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讀書方式業已升級,有電子閱讀,網路閱讀以及有聲閱讀,或曰“聽書”,這些不僅省錢,而且省事,方便大眾自不消說。可就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傳統閱讀,捧在手裡實實在在的一本書,有紙張有文字有頁碼有墨香,才讓我有安全感和信賴感,經驗告訴我這樣很爽,因為可以反覆玩味,來回翻閱,相當連貫。書是最有耐心,最能忍受的夥伴,它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任何時刻都不會拒絕我們,拋棄我們。我猜大多數人可能跟我一樣,還是鍾

最新小說: 火影:綱手,跟我一起旅行吧 穿越火影之修真者的逆襲 永劫,從壞桃開始的亂殺生涯! 契約到期後我甩了負心漢 以輔助之名,助力IG再次登頂 開局單杆147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 第一玩家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北門老槍 神只:從哥布林開始 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一人:岐王李茂貞,千年歸來 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 神秘復甦:此世之暗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