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主持人隨想一——油潑面朱軍(2)

由於各種外來觀念的影響,部分自由主義者們受不了了,他們放言這樣的司儀不過是聲色犬馬之中沒有任何發揮餘地的符號而已。他們認為樸素、簡約、人性化十足的《藝術人生》小舞臺怎麼承受得住朱軍和他帶來的國家主義權威!“晚會遺風”成了朱軍無法擺脫的一種架式,始終端著放不下,因此顯得不怎麼真誠。對於比較挑剔的觀眾而言,西裝顯然是毫無個性的個人存在,而慷慨激昂的演講般話語再也擊不起內心一絲波瀾了。

《藝術人生》開始調整,朱軍首次嘗試幽默,開一些輕鬆的玩笑。嘉賓在保證絕大多數是德高望重老藝術家的前提下,也邀請當紅明星和一些小字輩的偶像人物,朱軍再一次面臨巨大挑戰。《張學友》、《無間道》等節目的失敗把他推到了公眾的審判臺上,因為他稱張學友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時,對方完全聽不懂;《無間道》中港臺藝人交談甚歡而朱軍被晾在一邊插不進更多話,相當尷尬。朱軍對港臺土壤的陌生,對異域藝人思維邏輯、話語系統的陌生完全可以理解,把訪談失敗解釋為“文化差異”也再恰當不過。

然而,這是一個粉絲氾濫和粉絲瘋狂的年代,港臺藝人的某些不理智崇拜者潛意識對朱軍產生了強烈的不滿:這個完全不瞭解我偶像的人怎麼可以同偶像面對面?我們粉絲團的人全懂得他的衣、食、言、行,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而你笨蛋朱軍怎麼什麼都不明白。更有甚者,看到偶像上《藝術人生》被朱軍弄哭後,怒火中燒:寶貝被欺負了,士可忍,孰不可忍?還等什麼呢?乾死他!於是,骨子裡的“廣場情結”讓他們把陣地安排在沒有管制,無需負責的網路上。肆無忌憚的文字發洩(甚至包含著大量辱罵)又感染一批又一批圍觀者,在“集體無意識”心理機制的作用下,倒朱浪潮空前洶湧。

這些被燒開了的滾燙的“辣椒油”就這麼毫不客氣地澆向朱軍這碗“蘭州面”,朱軍同志儼然成了“油潑面”。

仔細想想,這種集體狂躁還與社會大氣候有關。我們周圍,霓虹燈箱是跳動的,廣告畫面是跳動的,電視螢幕是跳動的,資訊流量是跳動的,數碼字元是跳動的,音樂節奏是跳動的,勁歌熱舞是跳動的。這一切閃爍在城市森林裡的時尚符號,構築了一個極具煽動性的視聽引誘:它們發出的聲、光、色、電磁波不僅刺激著民眾的生理機能,使得心臟、脈搏跳得更快,同時對意識形態更進行著壟斷式的挑逗——想讓自己不被周遭環境冷落嗎?那就動起來吧!思維動起來吧,情緒動起來吧,慾望動起來吧!正因為世俗生態對時尚宮殿有著強烈的陌生感,所以人們不得不告別安靜,同外界進行資源共享和資訊交流。“互動”一詞迅速升溫,擊碎了社會長期的保守秩序,加上網際網路及時跟進,時尚就變得日益大眾化了。

很多人已經沒有一個安靜的心態收看《藝術人生》了,他們認為只有嘉賓高高在上,單獨表演;認為這“憶苦思甜大會”似乎有點灌輸和說教的意味。況且,現在流行“快餐文化”、“速食文化”,從這些年代久遠的老明星對陳年舊事瑣碎的回憶中,找不到能夠適用於當代人的速成捷徑。反而看一些選秀節目,似乎更能找到接近成功的路子!總之,《藝術人生》沒有互動性,朱軍只會對嘉賓煽情,不會煽動觀眾。

“互動”的走紅,一舉佔領了當代人意識形態的高地,不僅是對自由和個性的招回,更是對“娛樂精神”的最經典闡釋,獲得了激動人心的迴響!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民娛樂”的年代,由此引發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將一套完整的社會即成“嚴肅體系”消解得無聲無息。尤其是網路的普及,娛樂化詞彙瘋狂大爆炸,變得孔武有力,全面顛覆著國家主義的話語堡壘。自從電視節目同消費主義結盟以來,類似於朱軍在藝術人生中“理

最新小說: 遊戲女尊 一天一模擬,硬控亂世一百年 穿越00後動漫融合的世界 網遊:從被逼女裝到自願女裝 請叫我腐爛 網遊之大陸征服 SAN值歸零後我成了高危BUG 寶可夢真實 畫渣又怎樣?我靠神筆一路躺贏 文明:從不死族到太空死靈 我不是賤聖 我成了二週目BOSS 王者:執掌AG,我是抽卡冠軍!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 虛空拼圖 高達SEED之最後的歸宿 召喚萬界軍團 業餘裡踢出來的國足超級後衛 DNF:求你別搞事,我們真服了 注視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