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正的悲天憫人。總比哭得要死要活,昏天黑地,甚至自殘;之後啥也沒做,要好得多!
這件事情後來傳到齊國,有識之士為此題詞:
“管仲生得偉大,召忽死得光榮!”
旁邊負責抓人的魯國士兵很夠意思,不僅讓召忽完成了這一段莎士比亞式的大段獨白,還成全了他的自裁。等聽到管仲的提醒,才想起此番來的職責。急忙上前把管仲捆成了幾百年後才發明的節令食品——粽子。
只有在被押走的那一刻,想到和召忽一起工作這麼多年,管仲才有一番別樣的悲傷滋味在心頭。
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釋一下,就是召忽自盡的短劍是怎麼來的?答案很簡單:隨身攜帶。
春秋時期,對待被俘人員的政策比較好,尤其是士大夫,因為有錢可拿。當然,沒錢付的另當別論。宋國的統帥華元打了敗仗,按照老規矩交贖金放人。宋國的贖金還沒送去,華元自己先跑回來。因為對方看管不嚴,華元同志成功越獄。對統帥尚且如此,對士大夫們更沒得說。除了那些兵車、戰戟、長戈等粗笨傢伙必須要沒收以外,對於私人物品秋毫無犯。不像後來的丘八,打仗就為創收,把俘虜當做老財,搜光為止;甚至,因為看俘虜衣服的布料好,褲子都給扒下來做交換。
不僅如此,勝利的一方還尊重被俘士大夫的人格尊嚴,不得侮辱。配劍,作為士大夫裝束的最重要一項,代表了尊嚴。所以,即使被俘虜,也隨身佩帶。
其時,當兵打仗都是有身份人做的事情,隊伍比較純潔, 還沒混入流氓無產者,“殺一個夠本,拼死倆賺一個”的亡命思想沒有廣泛普及。大家都珍惜生命,交贖金回家;不打算鋌而走險,跟看守的小兵同歸於盡。但被拉去會見國君等重要人物,還是要捆上,以防萬一。因此,雖然俘虜沒有完全繳械,也沒鬧出什麼亂子。
第二天,在魯國通往齊國的大路上空,有一隻蒼鷹在飛翔。蒼鷹的下面,有個人在大聲地歌唱。曲調鏗鏘,聲音激昂,節奏明快,風格類似於娘子軍連歌《向前進》。
兩輛馬拉的輕車,一前一後,在歌聲的伴奏下,輕快地向前進。幾個僕役或趕車,或走路隨行。前面車上正襟危坐的是齊國使臣,後面那一輛囚車上,扯著脖子高唱進行曲的,正是管仲。
出了魯國都城,面對空曠閒跡的田野,自由競翔的鳥兒,風中恣意的樹梢,管仲壓抑的情緒獲得了釋放,心情輕鬆很多。使臣又命令把捆綁他的繩索去掉,這簡直是火上澆油,使得他心裡的高興,迅速膨脹成了極度興奮。
人在極度興奮的狀態下,有幾種表現形式。奔跑大叫,逮住個人就狂聊,喝酒吟詩,唱歌跳舞。前面兩種是一般人的表現,後面是有素質的人的表現。
管仲的表現很有素質,他唱歌。
跳車瘋跑大叫,僕役們一定衝進野地裡,在後面苦苦追趕,就像醫護人員在幫助逃跑的精神病患者回病房。不僅難看,還給大家添麻煩。逮住個人聊天?不好逮,車伕們都忙著趕路,說話不方便,跟他也沒有共同語言。這兩個簡單表達方式的條件都不具備,再想喝酒吟詩,只能是做夢。所以,管仲選擇了唱歌跳舞。因為坐在囚車上跳舞施展不開,而且有生命危險,臨時把這專案砍了,只唱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唱歌的囚徒(3)
僕役們沒有管仲那樣的好興致,因為要跑長途。只有趕車的有時候能和老爺一個待遇,坐車;其他人只能靠11路。所以大家根本興奮不起來,只覺得這個囚犯老爺蠻有趣。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這句詩,旨在感慨人生道路的艱難,難以尋找正確的前進方向。
僕役們到不了那種境界,可也不必為此發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