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蒙氏見自家的田地、騾馬車,那塊地皮,都留住了,心裡大大鬆了口氣。但她心裡更嘀咕了,這溫家一次就能拿出幾百兩,到底是掙了多少身家啊?
☆、96婉拒
收費章節(12點)
不住在村裡,管他什麼謠言滿天飛,溫氏沒親耳聽見,只當是有瘋狗狂犬,她照舊賣自己的菜,精心侍弄菜園,做她的四幅繡圖示本。並打算等莊稼地秋收後,再僱人花錢起泥磚,把新買的地皮給圈圍起來。
跟溫家交好的人家,卻忍不住要為溫氏打抱不平,尤其是常樂,一旦讓他聽到一句不利溫氏的,當即上前怒斥那些婆娘,追問是誰放出的謠言,那些個婆娘哪裡說的清楚,只一個勁否認不是自己造的謠,都說是從別人那聽來的,這個說是張三,那個說是李四,一團亂麻扯不清,常樂為此氣悶不已,他真是想不明白,這些女人為啥就那麼八卦,就那麼喜歡無事生非嚼舌根子?
卻說好兒母女回來,再想了一遍那三家店鋪,決定再等一等,實在沒有更好的,就從中選靠近菜市那家。
六天後,錢掌櫃帶來個訊息,說梁金順手頭又有個要出售的鋪子,覺得挺不錯,讓溫氏這兩天就去看看。溫氏謝過錢掌櫃,等鋪子打烊後,先送萬永林回去,回家把飯菜提前做好,給阿旺、小樹留了紙條,帶上好兒駕車前往江東縣。
這次相看的鋪子,位於鏈子街街尾,三個門面相連,距菜市兩條街,距繁華中心三條街,周邊居民很集中,有七八家小飯館,雜貨鋪四五家,其餘皆是經營別的行業。連帶的後院,分成兩進,一進院格局偏小,只有兩間住房並一間雜房,二進院寬大些,三間上房,東西廂房各兩間並耳房。
這家鋪子原來是茶館,老闆經營不善,撐不下去了無奈轉手,想去別的地方另謀生路,開價二百六十兩。
“溫老闆,我覺得啊,這家鋪子的後院,比上次看的那三家要好,前院給掌櫃和夥計住,你們住後院,這樣互不干擾,挺好的。還有面對的十字路口,無論是去菜市,還是去立花街、石坊街、秀水街等繁華地帶,距離都不算遠。”
好兒想起一件事,忙問道:“梁老闆,東風學堂距離哪家鋪子最近?哪家最遠?”
梁金順想了想,說道:“東風學堂在同順街,那邊比較安靜……應該是離帽兒街那家最近,離秀水街最遠。溫老闆,你們是想找距離學堂近的鋪子?”
溫氏道:“是這樣,我還有兩娃兒,在唸書,鋪子肯定是要優先考慮賣東西,如果還能離學堂不是太遠,那更好。”
“這樣啊……”梁金順思忖了片刻,說道,“溫老闆,這四家鋪子都沒有分上下層,如果你賣的菜很多,我建議你選面積大的,離菜市近些的,要麼就選周圍居民大片集中的,只要你的菜夠好,價錢跟市場的沒什麼差異,準能留住周圍片區的居民。”
梁金順站在了顧客的角度去考慮,好兒在心中點點頭,錢鬆勁介紹的牙人,素質的確不錯。
溫氏看看天色,覺得應該還能趕趟,提出能否再去相看一遍之前的三家鋪子,梁金順二話不說點頭,當即領著母女二人將幾天前看的三家鋪子重新又看了一遍。
最終一番比較,母女倆都選定距離菜市最近,最低一百五十兩的那家鋪子。那條街叫米囤街,離東風學堂不遠也不近。
梁金順很高興做成交易,說這街名還有個典故,據說百多年前朝廷動盪不安,有個米商很有先見之明,提前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不久爆發戰亂,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糧草,這個米商本是想趁此大賺一筆亂世財,可他的弟弟也上了戰場,並不幸戰死。米商就改變了主意,把囤積的糧食都送給將士們,解決了將士們捱餓的危機。戰亂平定後,這位米商得到天子召見,得了許多賞賜,更被天子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