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打疼敵軍。那些整齊劃一的排隊槍斃戰術,以及黔國公沐英發明的三段輪擊,其實就是為了最大化加強火力密度。
“火器局戰兵部,每小隊下轄四個伍。共二十人。”朱慈烺道,“其他還是照舊。”
肖土庚在心中默算:一個小隊二十人,那一個旗隊就是六十人,一局三個旗隊,就是一百八十人。一司就是七百二十人……若是新兵只能用一半。還有空額!不過這樣一來,火兵和輜重輔兵倒是充足了。
“是不是覺得不夠?”朱慈烺笑道:“等到了地方上,還是可以徵兵的。”
如今東宮侍衛營已經成了規模,有了職業士兵的風範,可以逐步放寬兵員招募條件。人有從眾心理,不會發生一大群人被少數人帶壞的情況,只會是少數人融入大風氣之中。
“謝殿下!”肖土庚抬起頭,又問道:“殿下,那我司就不配殺手局了麼?”
殺手就是傳統戰兵,手持冷兵器作戰。按照戚繼光的設定,每司下轄兩個火器局,兩個殺手局。火器局、隊在齊射之後,殺手局就會視情況進行戰術動作。如果是面對蒙、滿這樣注重騎兵攻擊的敵人,火器局往往在一輪攻擊之後就沒多大的用處了,主力還是殺手局。
“依靠友軍保護,”朱慈烺道,“自己也要保護自己。”
肖土庚併攏腳跟,行了個軍禮,大聲道:“遵命!”
朱慈烺笑了笑。他知道這話在肖土庚聽來恐怕有些悲壯,因為鳥銃在施放之後就失去了戰鬥力,甚至不如三眼銃。三眼銃倒過來還可以當錘子用,但鳥銃只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
除非有刺刀。
在兵器發展史上,並非只有飛機、航母、原子彈這樣的“巨無霸”誕生才有劃時代意義。有些不起眼的“小傢伙”,誕生之初甚至連小專利都算不上,一樣能對戰爭形態的改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朱慈烺已經沒有機會去發明馬鐙馬鞍轡頭這些東西了,但他看過電視,參加過軍訓,知道刺刀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還沒有退役。他不知道西方是否已經發明瞭這個小東西,不過明軍原本就裝配有快槍,略加改進就可以用了。
快槍是一種長柄火槍,長五尺五寸,重五斤。前面是鋒銳的槍頭,後面接二尺長的槍筒。用四道鐵箍加固槍管,用時先去槍頭,從槍口裝入三四錢火藥及鉛彈,筒後為長柄。火繩長一寸五,插入筒內,點發後再裝槍頭,同敵近戰肉搏。
這種設計就和最初裝配刺刀的火槍一樣,刺刀插入槍口,取用不便。朱慈烺需要的是在燧發槍大量配裝之後,給燧發槍配上刺刀。有閔展煉這樣的武學大師在,從傳統技擊中淬鍊出一套刺刀戰術,應該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刺刀燧發槍兵在面對步兵的時候具有極大的優勢,先用遠端打擊擊破其陣型,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肉搏戰。迴避了自身陣型變化,或者兩軍配合的問題。不過在面對騎兵的時候,長槍兵因為長度關係,還是具有很大優勢,並不會因此而被淘汰。
更何況馬的耐受力和肌肉強度遠高於人類,以現在鉛彈動量,要想在百步距離射殺馬匹,還是需要大量火力。而騎兵衝鋒時,騎士伏在馬背上,並沒有太多的攻擊面。
朱慈烺出於對火器的這種不信任,對於傳統兵器的使用也是十分上心,所以閔展煉才能得以重任。若是換個權貴,閔展煉只能成為看家護院的一條走狗罷了。
朱慈烺從安民廠出來,又特批給肖土庚五十支斑鳩腳銃。這種大銃與鳥銃、魯密銃完全不是一個路數,長達五尺五,幾乎與快槍一樣長短,槍身極重,需要支架才能使用。正因為支架形似鳥腳,故而得名斑鳩腳銃。
雖然這種大銃同樣沒什麼精度可言,但用藥量極大,射程遠,威力大,只有澳門、廣東可以製造。崇禎八年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