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確的決策,讓老百姓度過了最為危險的時間,而且讓老百姓的精氣神提起來了,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精神垮了,那就沒有辦法挽救了,陝西那麼多人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就是因為徹底失去了希望,看不到任何的未來了,所以鋌而走險,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其實這些人是不想造反的,沒有誰天生就想著造反。
再說這個時代的老百姓,要淳樸很多,官府只要做了一點點的事情,老百姓就能夠記住好長的時間,感恩戴德,其實這些事情,在鄭勛睿看來,都是官府應該做的事情,畢竟是老百姓養活官吏的,要是不能夠為老百姓做事情,還要官府有什麼作用。
府衙的吏員和衙役也同樣出去收集雪水了,鄭勛睿沒有阻止,其實在延安府各地做官不容易,做吏員和衙役也不容易,地方上太窮了,他們也難以維持生活,更不要說有多少的外水了,趙牧那樣的官員,畢竟是極少數。
接連決策的正確,讓鄭勛睿的精神也好起來了,只要來年的冬小麥、玉蜀黍和甘薯能夠獲得豐收,那麼一切的問題都能夠暫時得到緩解,雖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尚需要好些年的時間,但只要情況好轉,今後的事情就會順利很多了。
鄭家軍的訓練更加的頻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正是鑄造鄭家軍的最好時機。
鄭勛睿給家裡寫信了,告訴父親鄭福貴,來年玉蜀黍種子和甘薯種子,種植面積擴大到三千畝的規模,其中千畝的玉蜀黍和甘薯種子,全部提供給延安府,當然,這些種子也是要出錢購買的,只是價格上面,要便宜很多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緊急奏摺
陝西巡撫吳甡有些支援不住了,他是正月初就任陝西巡撫的,當時延綏一帶大規模的饑荒,再次出現人吃人的情況,吳甡帶著十萬金前來賑災,讓西安推官史可法負責賑災的事宜,隨後他沒有能夠回到京城,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巡撫,留在了西安。
上半年的情況稍微好一些,肆掠陝西的流寇紛紛投降,歸順了朝廷,但是從六月份開始,所有歸降的流寇,全部開始造反,導致原三邊總督楊鶴被免去職務,原延綏巡撫洪承疇出任三邊總督,大規模的圍剿戰事再次開啟,這對於陝西各地來說,是災難性的打擊。
本來就缺乏糧食,可還要供給大軍,這讓巡撫衙門收到的奏摺如雪片一般,各地的知府紛紛向巡撫衙門告急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吳甡只能是幹著急,他也變不出來糧食和銀子。
鄭勛睿出任延安府知府,出乎了吳甡的預料,堂堂的狀元、翰林修撰,而且是三元及第,怎麼會到陝西這個鬼地方來,按說本前途可不是這樣的選擇,接到朝廷邸報之後,吳甡不是很高興,他從邸報裡面讀出來了意思,鄭勛睿就任延安府知府,好像不受巡撫衙門的節制,不過這也無所謂了,延安府是重災區,可謂是陝西最窮的地方,窮山惡水出盜賊,流寇的首領,絕大部分都是延安府出來的。
隨著流寇朝著山西轉移,吳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開始給朝廷寫奏摺,無非是叫窮的,懇請朝廷救濟,可惜這些奏摺都是石沉大海,根本就沒有什麼救濟,一切都要靠自己。
閏十一月的大雪,讓吳甡有了滅頂之災的感覺。
連續四年的災荒,人口銳減,百姓已經無法承受,朝廷的救濟遲遲不能夠到位,偏偏這個時候,一場罕見的大雪來臨了,這對於百姓來說,等於是死亡深淵。
不出吳甡所料,各地知府的奏摺,再次如同雪片一樣飛來,都是告急的,很多地方凍死的人都堵住道路了,官府實在是清理不過來了,懇請巡撫衙門救濟。
諸多的奏摺之中,唯獨沒有延安府的奏摺,難道說延安府沒有什麼事情。
吳甡知道鄭勛睿是有本事的,可一點都不看好,儘管說鄭勛睿是殿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