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懋康沒有直接回信,而是徑直來到了淮安,求見鄭勛睿。
初次見到畢懋康,鄭勛睿的印象就非常深刻。
畢懋康臉色很白,這是缺少陽光照耀、長期在屋內的結果,想必專門從事火器研究事宜的畢懋康,不可能有很多的時間閒逛,恐怕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屋裡。
畢懋康臉上帶著不服氣的神情,儘管鄭勛睿品階比他高,可見面的時候,畢懋康的態度不是特別好,畢竟辛辛苦苦發明出來的燧發槍,居然被一個外行否定,這樣的氣很難忍。
鄭勛睿沒有在總督府和畢懋康交談,簡單打過招呼之後,帶著畢懋康來到了火器局。
在火器局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參觀的過程之中,畢懋康的臉色慢慢變化了,從最開始的無所謂,到後來的震驚,特別是在第二區域,看見了將燧發槍的諸多零件分開生產,而且有著嚴格的標準和尺度,還有近乎苛刻的質量標準之後,他有些忍不住了。
畢懋康和湯若望、薄玉、龍華民、鄧玉函等人的交流,也在這個時候開始,他是知道這些人的,在火器研發和製造方面,也是頗有建樹的。
其實在畢懋康來到淮安之前,湯若望等人就在吃透燧發槍原理的基礎至上,按照鄭勛睿提供的思路,開始對燧發槍很多的細節方面予以改進,力求讓燧發槍的操作更加的簡便,而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在燧發槍的槍管至上,裝配刺刀。
拿起一把經過了細節方面改進的燧發槍,看著燧發槍前面裝配的可以隨時拆卸的刺刀,畢懋康的眼睛發亮,身體都微微顫抖了。
畢懋康甚至沒有理睬陪在身邊的鄭勛睿,專心致志的和湯若望等人交談了,對於燧發槍細節上面的重大變化,他看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任何的細節變化,都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很多的東西,製造出來之後,看起來是很容易的,殊不知想到這樣的點子,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深諳其中道理的畢懋康當然知道。
隨著交談的深入,畢懋康才知道,這一切細節的變化,悉數都是鄭勛睿提出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畢懋康才開始真正重視身邊的鄭勛睿了。
當然畢懋康不知道,對於燧發槍根本性的變動方面,湯若望和薄玉等人尚未提出來,那就是在初速、彈道、射速以及燧石撞擊發火方面的改變,鄭勛睿針對這方面提出來的建議,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之後,才能夠真正改進的。
畢懋康不想離開火器局了,在第一區域的公房裡面,他對著鄭勛睿開口了。
「鄭大人,下官有眼無珠,想不到這些改進的事宜都是大人提出來的,下官夜郎自大,還請大人原諒。」
「畢大人萬萬不要有這等的想法,燧發槍是畢大人費盡千辛萬苦才研製出來的,本官對火器也是很關心的,仔細鑽研之後,有了一些感觸,若是畢大人有興趣,不妨留在火器局,與湯大人、薄大人、龍大人和鄧大人一起鑽研。」
「下官求之不得,只是叨擾大人了。」
「無妨,本官的諸多感慨,悉數都和湯大人、薄大人、龍大人和鄧大人商討過,這些見解是不是有道理,畢大人瞭解其中緣由之後,自是能夠做出判斷的。」
鄭勛睿當然不會和畢懋康說起理論上面的事情,儘管說閱讀了不少有關火器和火炮方面的文書,可術業有專攻,他並非這方面的專家,只能夠是依靠超前幾百年的認識,提綱挈領的點到要害的地方,至於說真正的研製和創造,那是專家的事情。
不過這一步棋走的很是不錯,不僅僅是讓畢懋康留下來了,而且在接下來的研製和創造的過程中,畢懋康也會不遺餘力的。
掌握一個人的心思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專業性的人才,給與足夠尊重的同時,也要採取一些激將法,讓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