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技術,作為未來通訊技術的新前沿,其峰值速率有望達到每秒一個terabit(太位元),即每秒1000個Gigabit(吉位元)。相比之下,當前的5G技術峰值速率僅為每秒10個Gigabit。這一顯著的提升意味著6G將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資料傳輸速度,極大地滿足未來對於極致傳輸速度的需求。在6G時代,使用者幾乎可以在瞬間下載或上傳大容量檔案,如高畫質電影、全息影像、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內容等,極大地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除了速率的飛躍,6G技術的延遲也將大幅降低,達到0.1毫秒,遠低於5G的1毫秒延遲。這種低延遲特性對於實時應用和互動體驗至關重要,將為遠端手術、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更低的延遲意味著更快的響應速度,為這些高精度、高實時性要求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6G技術還將支援更多的裝置連線和更復雜的應用場景。它具備更高的流量密度和連線數密度,能夠支援數以百億計的裝置同時線上,完美適應物聯網(Iot)、智慧城市、大規模感測器網路等場景下裝置數量的爆炸性增長。這一特性將極大地推動智慧化、網路化的社會發展趨勢,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可能。”
... ...
就6G和5G的區別,在李現參觀貴陽6G實驗室的時候,該專案的負責人向他詳細介紹了6G與5G之間的諸多區別和資料。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追求更高的通訊技術水平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從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5G在未來的10年內應該足以支撐全球網際網路的發展。
儘管如此,全球範圍內已經著手研究6G甚至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的企業只有深空集團一家。按理說在這樣的絕對優勢面前,深空對於6G的研究並不應該過於著急。
但是對於已經快速慣了的貴陽科研人而言,
所謂的困難和技術難點更像是一個又一個激勵,
會不會商業化不是他們的事情,但是能不能攻破這一難題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對於這樣的精神,李現肯定是鼓勵的,雖然這個鼓勵是要支付出更多的真金白銀的研發費用。
“6G技術的研發是當前通訊技術領域的前沿,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便是其在無線回傳過程中所使用的太赫茲頻段。太赫茲,音譯自terahertz,是一個頻率單位,等同於1000Ghz。在電磁波譜中,太赫茲波的波長介於微波、毫米波等“電波”與可見光之間,具體而言,其波長範圍是3mm~30μm,頻率範圍則是100Ghz~10thz,這一範圍正是電波與光的重疊區域。”
“然而,太赫茲頻段通訊也面臨著諸多技術挑戰與實際應用難題。由於其極高的頻率特性,導致其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相對較短。據初步研究表明,其有效傳播距離可能僅為數十米至幾百米,遠低於當前廣泛使用的微波通訊頻段。這一侷限性意味著,為了實現連續、穩定的訊號覆蓋,必須密集部署大量的基站,這些基站之間的距離可能需縮減至傳統基站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這無疑大大增加了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難度和總體成本。”
“此外,太赫茲波段的訊號還極易受到空氣中水分子的影響,水分子對這一頻段電磁波的吸收效應顯著,進一步縮短了訊號的有效傳輸距離,並可能導致訊號強度在傳播過程中迅速衰減。據模擬實驗資料顯示,在溼度較高的環境下,太赫茲訊號的衰減率可能高達每米數十分貝,這對維持訊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構成了嚴峻挑戰。”
“再者,太赫茲波段的訊號覆蓋距離近、繞射能力弱,這意味著它難以像較低頻段的無線電波那樣穿透或繞過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