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這幾句頗具“哲理”的話給6瑞軒打了氣,壯了膽,他點了點頭,這才去擬老帥的下野電文。
下野通電一,6榮廷帶著廣西督軍譚浩明、省長李靜誠等一批文武要員,離開南寧麻雀巷,到凌鐵村碼頭乘船,上邊關龍州去了。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黃業興統率的右路軍,在攻下高州之後,忽聞桂軍中路全線潰敗,恐孤軍深入,後路被斷,急從高州撤回廣西玉林,又聞桂平鎮守使韋榮昌已降粵,黃業興見大勢已去,即自謀出路。
他本是廣東欽州人,所部大多是欽廉子弟,便決定脫離桂系,將所部開往廣東南路,再圖展。黃業興統率的這支隊伍,原是桂軍名將林虎的第二軍,因林虎反對向廣東用兵,因而辭職離桂,6榮廷即以該軍師長黃業興升司令,統率全軍進攻高雷。第二軍雖桂軍勁旅,但在粵軍的追擊之下,又聞各路桂軍皆已戰敗,官兵已無鬥志,逃的逃,降的降,士氣瓦解,潰不成軍。他們由廣東逃回廣西,復又奔向廣東,官兵惶惶,皆不知所往。這天,當部隊從玉林逃到北流縣的六靖鎮時,已是黃昏時分。由於整天胡亂奔跑,官兵疲憊不堪,一時聽到宿營的號聲,士兵們那兩條跑得麻木了的腿,一下酥軟下來,象被伐倒了的一片叢林,伏地而倒。大路旁,河溝邊,古樹下,三五成群,橫七豎八,一個個彷彿中了瘟疫一般,除了口中在不住地喘息著外,四肢皆已動彈不得。不過,也有個別體魄特別強健計程車兵,趁混亂之機,軍紀蕩然,獨自提著槍,摸入百姓早已逃空的鎮子上,尋找食物,順便還可以找些值錢的細軟。
想當初,6榮廷也是一個比較有良知的軍閥,桂粵兩地在他的打點下,一直也沒有出過什麼大亂子,勉強算得上世泰民安。如果不是因為不明大勢,不知進取,他也不會困守在南寧,被革命黨一口吞掉。細算起來,桂系軍閥還是很有戰鬥力的,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廣西兵的兇悍勇猛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
只可惜,政治上的錯誤決定以及領導者的能力所限,在展的早期並沒有完成很好的組織結構架設。單兵素質較高但是組織渙散的桂系軍隊,在經過整體訓練的粵軍面前竟不堪一戰,足見軍隊的建設也是一門大學問。不要以為光把士兵的個人勇猛練上去就足夠了。7月2o日,粵軍攻克了貴縣,次日抵達橫州。那個時候,6榮廷和譚浩明等人早已經相繼遁入龍州,而南寧各界的社團則推舉出了黃培桂、韋榮昌等人維持秩序,並且派出了代表到潯州向陳炯明求和,表明無意與粵軍敵對。
對於對方的求和,陳炯明是抱有善意的,這一場戰爭原本就不是他所希望見到的,一切不過是迫不得已。就在23日的那一天,通電告知黃、韋二人,表示同意了南寧方面的請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陳炯明還下令粵軍暫緩前進,任由桂系收容潰兵。
但是黃培桂與韋榮昌的求和並沒有誠意,實際上這是6榮廷的緩兵之計。在表面上歡迎粵軍進入南寧,事實上卻對粵軍軍官的要求屢次退卻,不願意繳械。對於對方的這種不合作態度,陳炯明早有所料,並且已經做好了準備。故而他很快的便做出了回應,他雖然好心,但絕不是愚蠢。
在此之前,他早就命親信大將洪兆麟奉令率所部三個團的兵力,與李雲復的一個旅的兵力一起行動,從汕頭開始出,7月中旬的時候便已經到達了潯州。面對南寧方面的頑固心態,陳炯明為絕後患,不得不下令以洪兆麟為中路指揮,對南寧起猛烈攻勢。整支大軍,翁式亮任左翼,鍾景堂負責右翼,陳炯明則是親自坐鎮前線,為後軍接應。在鍾泱所提供的軍火支援下,又有塘尾營這樣的強軍隊伍,連日猛攻,粵軍遂於8月2日進入南寧,定鼎戰局。
而原本還在南寧負隅頑抗的黃培桂等6榮廷舊部,在粵軍抵達城下之前,早就6續收攏殘兵,退回了武鳴、龍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