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講臺上的幻燈機旁:“大家請看這裡,照片上所顯示的就是廣州兵工廠的佈局。”
會議室的燈光被取消,白色的帷幕也在微型馬達的轉動聲中緩緩降下,數碼幻燈機把拍攝好的圖片映在了上面。因為並不是第一次使用,所以在座的眾人都沒有對這些神奇的裝置感到驚訝。
沉穩的語,和慌亂的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在幻燈片的幫助下,眾人也在徐永生的介紹中瞭解了廣州兵工廠的主要情報。
廣州石井兵工廠位於廣州北郊石井村,前身為廣州機器局。光緒十一年也即是1885年,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時,將原廣州機器局併入增埗軍火局,改稱制造東局。第二年又在大北門外石井墟購地31畝多,支銀1。73萬餘兩,籌建制造槍彈廠,委薛培榕為總辦。9月動工,次年6月23日建成投產,稱制造西局。可生產毛瑟、馬梯尼、士乃得、雲者士得4種槍彈,日產量8ooo顆。岑春煊任兩廣總督後,認為槍彈廠機器陳舊,產品質量差,產量低,每日僅制五六支槍,決定將該廠大加擴充。後來又在槍彈廠旁購地,建成一家專事修理的機器廠;籌建槍廠和無煙彈廠,於不久後建成投產。仿造德國19o3年式七九毛瑟槍,後改造德國19o7年式六八步槍,時稱光緒三十三年6。8厘米新式五響無煙快槍。同年,又將製造局改為“廣東製造軍械局”,再改名“石井兵工廠”,繼又改名“廣東兵工廠”。19o9年,又增建一間生產火藥的無煙藥廠。
廣州機器局是洋務運動的產物,“倚借外洋”求其展,裝置購自德國,生產由德國工程師管理。初建時,子彈頭、子彈殼的銅坯及火藥,均從外國進口,步槍的槍管,也是從外國買坯回來鑽孔加工,甚至槍的木託、手榴彈的引火索也都依賴進口,實際上是一家槍彈裝配廠。此時石井兵工廠雖展成為南方一家頗具規模的軍火工廠,直隸等省也來訂購軍火,但仍未完全做到“不倚借外洋”。
在這件事情上,雖然出面合作的是陳澤,但真正負責軍火武器研究和生產的卻是徐永生。技術來源大多也是和德國人合作玩剩下的專案,對於鍾泱而言是雞肋的東西,對於粵軍卻不啻於夢寐以求的先進裝備。比如改進後的恩菲爾德步槍,以及可以大量製造的鋼製子彈。尤其是鋼製子彈技術,對於缺銅的中國而言,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軍事生產工藝。廣州兵工廠幾經易手,前任的主人莫榮新帶走了所有的技術工人,使得陳炯明在接手之後一籌莫展。雖然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籌辦,可以就沒能恢復生產。而就在這個時候,陳澤在鍾泱的要求下找上門去,表示願意承包兵工廠並且提供物廉價美的武器裝備。原本陳炯明是很不願意的,但一來短時間內兵工廠無法正常運轉,二來陳澤提供的幾樣武器樣品效能讓陳炯明很是意動。
在談到技術問題上時,徐永生不再像一個靦腆的大男孩,而是恢復到了他在實驗室內的自信和冷靜:“我們向粵軍提供的武器主要有m17式木柄手榴彈的,恩菲爾德步槍III型簡化版,我們自主開的81毫米迫擊炮,野戰使用的75毫米加農炮,啄木鳥I型衝鋒槍。現在,整個兵工廠的運作都是我們的技術人員在負責。”
“徐管事說了技術上的問題,下面我就說一下我和粵軍方面簽訂的大致協議。主要內容如下:第一,我們必須以同類產品市場價格的8o%把這些銷售提供給粵軍使用;第二,粵軍對所有產出的軍火具有優先購買權;第三,我們不得私自將剩餘的武器轉賣給第三方,必須事前商議才能作出決定。主要就是這三點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