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之跡,為我上下儆惕之資。”而慈禧卻以諸臣之議為是。還召外優演劇。光緒說:“這是何等時光,還唱得什麼戲。”被一小太監聽到,怒曰:“你說什麼?”光緒趕緊說:“我胡說,你千萬莫聲張。”
這樣一個愛說真話的光緒,估計經常在不留意時,讓慈禧羞愧,慈禧以群臣之議為是,支援重修正陽門樓,除過她愛好奢華的特點外,恐怕也有護羞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光緒沒有榮祿的心機,光緒也對慈禧恨得太深,儘管時時掩飾,但那種從內心深處的仇恨是很難完全掩飾住的,在一些小事上不經意的就會露出來,時時刺激慈禧的羞惡之心,使她時時牢記不能放過光緒,這樣,在她自知將死之時,首先想到的便是先殺害光緒。
三.光緒失敗的韜光養晦
光緒被幽禁之初,肯定是情緒激動、憤懣,也會採取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懣和反抗,但時間稍久、冷靜下來之後,他會仔細的思考應該怎麼辦,最後他在無奈之際,採取了韜光養晦的辦法,他假裝屈服,願意當個準囚犯,忍受屈辱艱難的活著,以求能避過被廢或者被害的結局,熬到慈禧死亡之後復出。
第七章 慈禧為何必須毒殺光緒?(4)
在歷史上,身處劣勢、面臨危險而力所不及,無法與可能加害自己的人相對抗時,很多人都採取欺騙對手的辦法,以種種假象麻痺對方,讓對方對自己放鬆警惕,或者讓對方取消加害的企圖。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一是戰國的孫臏裝瘋賣傻騙過龐涓,二是劉備灌園種菜騙過曹操,三是越王勾踐用忠誠不二來欺騙吳王夫差,光緒在被幽禁之後,顯然也想採用類似的辦法,以意志消沉麻木不仁逆來順受等辦法,企圖躲避過慈禧的*。
《庚子國變記》中說:“帝既久失愛於太后,當逃亂及在西安時.尚時詢帝意。回籤後,乃漸惡如前。公使夫人人官.有欲見帝者,召帝至,但侍立不得發一言;帝不得問朝政,例折則自批之,蓋借庸闇以圖自全也。”
《清宮遺聞》中,說光緒“歸自西安(指庚子事變後從西安迴鑾北京後),尤養晦不問事,寄位而已。”就是說,光緒什麼事也不管也不問,只希望先保住皇帝這個位子,免得多事惹惱慈禧,又謀劃廢黜之事。
在此之前,立大阿哥欲廢光緒時,光緒也是唯唯諾諾,慈禧說什麼就是什麼,慈禧讓他退位,他就說願意退位,此事《景善日記》有記載,說是慈禧命各大臣都到勤政殿恭候,等人到齊後,商討給皇帝立嗣的上諭怎麼寫,所定的光緒退位的日子安排在新年的元旦。眾人於是都來到勤政殿。慈禧來了之後,就命李蓮英去接光緒。隨後光緒就來了,先向慈禧叩拜。太后坐殿內寶座之上,招皇帝入殿,帝復跪下,諸王公大臣仍跪於外。“太后曰:‘進來,不用跪下。’令皇帝坐,又招諸王公大臣皆入,約三十人。太后重述前意(即廢黜光緒立大阿哥為皇帝),皇帝曰:‘太后所說極是,我意亦同。”想來當此時,光緒帝只希望先保住性命而已,對於皇位,對於性命,都掌握於慈禧之手,被幽禁的光緒無能為力,只有保住一樣是一樣,而最重要的自然是先保住性命。
光緒的養晦都是被動的養晦,是在無能為力時採取的消極辦法,他的“不問事”,是因為慈禧不給他問事的權利,並不是他在有權利問事的情況下主動規避,讓權與慈禧,另外,光緒一直不會裝糊塗,他雖然不發一言,但總是冷眼旁觀著一切,並偶然間說出一兩句話,讓慈禧或其他人知道他還極其明白,比如當袁世凱在朝堂上就立憲中的改官制問題大肆表演,為自己準備後路時,光緒就忍不住發言。這一段的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慈禧太后即命袁世凱進京,然後在儲秀宮召集眾官商議他的方案,將光緒皇帝也請了出來。袁世凱振振有詞的解釋自己的方案,說:“皇上太后明鑑,改官制須得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