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也願意相信劉虞,於是大批的胡商趕來。
劉虞確實是個治世之才,唯一的缺點就是對胡人太仁慈了,這是他與公孫瓚最大分歧。
就任幽州牧後,除了互市,劉虞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勸導百姓種田,發展了漁陽的鹽鐵業,這可是賺大錢的行業,黃敘也帶人參與了進來。
山寨那邊已經培養出了大批百鍊鋼的鐵匠,至於鹽,海水曬曬就是鹽,大不了拿布過濾一下,就比這個時代大部分的青鹽強不少。
正趕上這一年中原地區黃巾復起,青、徐等地士人百姓為避黃巾之難,來歸附劉虞的有百餘萬口,上谷郡也接收了不少。
另外劉虞派遣使者告訴丘力居等烏桓首領,朝廷將對他們寬大處理,可以免除他們犯下的罪責,又懸賞通緝張舉、張純二人。
跟著張純作亂的四大烏桓王,被唐謙殺了兩個,剩下的兩個丘力居和蘇僕延心有不甘,但也懾於劉虞的威名,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溝通歸附之事。
朝廷派劉虞來幽州,確實是高招,光憑一個名字,就讓張純的十萬大軍軍心渙散。
但公孫瓚可不這麼想,想叛就叛,想降就降,造反了還有好處拿?哪有這道理。
在公孫瓚的眼中,死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張純作亂之初,公孫瓚只是涿令,手下沒權也沒兵,這幾個月過去了,憑藉著他之前打下的威名,已經招募了兩萬兵馬。
現在公孫瓚有了與張純作戰的底氣,決定憑武力平定張純之亂,對劉虞這一套,自然很是不爽。
派人在途中暗殺這些胡人使者,對劉虞的招降之舉,從中作梗,不過還是有漏網之魚來到了劉虞處。
向劉虞告公孫瓚的黑狀,劉虞的操作很迷,他上報朝廷撤掉幽州各郡國兵,只留下公孫瓚統萬餘步兵、騎兵屯駐右北平繼續對張純作戰。
朝廷也派出中郎將孟益率領公孫瓚討伐張純。
公孫瓚也是作繭自縛,本來丘力居等都準備投降劉虞了,他從中阻撓,結果等他在石門大敗張純,乘勝追擊時,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
此時幽州的郡國兵已經被劉虞解散了,他無兵可用,沒法去救,而且劉虞對公孫瓚的行為很氣憤,壓根就不想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