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穿花衣裳,不上街吃零食、逛商店。十八歲的大閨女了,也是不著急嫁人成家的事,掌櫃的託人說媒,找了好幾個合適的男家,有錢的,作官的,長像特別精神俊吧的,她都沒給人家個正眼兒,還說人家個個俗,就是喜好看書,她吃著她爹,穿著她爹,可又偏偏看不上她爹買玉、賣玉、拿玉賺錢花,說掌櫃的把有靈有性的玉器都弄髒了。別看她在家裡不言不語,可在學校裡,瘋著呢!女扮男裝演西洋戲,她是滿臺的打滾,為紅十字救濟災民上街募捐,她是吼著嗓門從南市到城北門,從東北角的官銀號到西廣開,喊遍了小半個天津衛,沒一點的閨女樣兒。三年前,日本人在關外炸死張作霖,早就對日本人憋著一口氣的天津的學生們,時不時的要舉行###,遊行,自打進了南開學校,懷玉在學生會里負點責的,她隔三岔五的參加抗日遊行,講演、貼標語,發傳單,家裡常常見不著他的影兒。為這,我們掌櫃的可是整天揪著半個心。等大年、小年都過去了,掌櫃的找了一個生意清閒的日子,特意提早關了鋪面的門,叫來懷玉說話,不成想,話不投機,爺兒倆競吵起來了。
其實,那天一開始掌櫃的嗓門還是揉著的,他知道懷玉的性子,猛的說重了怕她聽不進去,所以就把話兒說的曲裡拐彎,他先是把懷玉叫到前面櫃上,讓我把前一陣從溥儀皇上那兒收進來的玉器古董從保險箱裡搬出來,一件一件的給懷玉看,自然而然的就把話題引到玉的品性上。
他問懷玉:“懷玉,你們姐幾個,就你打小跟玉有緣,你也是最喜好玉的。老祖宗在《禮記》裡邊說過一句話,叫:君子於玉比德焉,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懷玉並不知道掌櫃的心思,一邊打量手裡的一片薄薄的宋朝玉蟬一邊應答掌櫃的:“就是說作正人君子的,就得拿玉來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呀。”
掌櫃的點頭,又問懷玉:“你說說看,這玉的品德最要緊的是什麼呢?”
懷玉張嘴就說:“這老話裡早就有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掌櫃搖頭嘆氣:“你們孩子家是隻知其表,不知其裡啊。”
懷玉本來就是個愛較真的人,她問掌櫃的:“爹,那您說是什麼?”
掌櫃的說:“不是我說,老祖宗早說過,孔老夫子專門論過玉的,他說好玉呀,就含著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種德行,十一種呀!你說的只是玉性的鋼脆,倒是沒錯,可孔老夫子說這玉最要緊的還是這兩個字,一個溫,一個潤,用他的話就是‘溫潤而澤’,明白什麼意思嗎?”
《玉碎》第四章(2)
掌櫃的還把溫和潤這兩個字寫在紙上給懷玉瞧,他說:“嘛叫溫?嘛叫潤?這兩字擱在一起又是嘛意思?你明白嗎?”
懷玉琢磨了會兒:“這就是個和和氣氣的意思吧?”
掌櫃搖頭:“不盡然吧?按孔老夫子的意思,這兩字就是做人要有平和之心,處事時時要有個分寸,絕不說過頭的話,不辦過頭的事,遇到多大的麻煩,都能沉沉穩穩,踏踏實實,玉這玩藝兒為什麼千年不壞,萬年不爛?就是因為這個!也正因為如此,咱們中國人才特別喜歡玉,才把玉當寶貝似的帶在身上,藏在家裡。”
懷玉是個機靈孩子,很快就明白了掌櫃的心思,她問掌櫃的:“爸,自家的事可以平平和和,沉沉穩穩,可是跟日本鬼子也能平平和和,沉沉穩穩嗎?”
掌櫃的一楞:“懷玉,日本人是什麼變的我心裡有數,可他們現在不是還沒招惹咱們嗎?咱們也犯不上招惹他們呀。”
懷玉眼睛瞪園了:“還沒招惹咱們?‘甲午條約’他們霸佔了咱們中國的臺灣,‘二十一條’他們又霸佔了咱們的山東,民國十七年,他們在濟南殺了咱們六千多中國人,還沒招惹咱們?!再這麼下去,咱們中國人就要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