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嘛,來坐下說。”
那位長者伸手直了一下旁邊的沙發讓馮喆坐下,有人過來給馮喆端了茶水,馮喆又起身說了謝謝,再次的坐下。
“你怎麼看待管仲這個人啊?”
馮喆沒想到談話就這樣開始了,也沒想到這位老人一開口不是問那天自己所說的話,反而問起了管仲。
“管仲這個人很矛盾,也很複雜,簡單的說,是不拘小節、實用主義。”
“簡單的說?能說的詳細點嗎?”
“管仲處於春秋時代,平民出身,富貴前經常的吃不飽飯,這人愛錢、怕死,但有才能。”
屋裡的其他兩個人都看看中間坐的那個白頭髮的老人,老人笑說:“你這個總結,很有意思嘛,愛錢、怕死?為什麼這樣說?”
“愛錢,管仲在沒有做官以前和朋友鮑叔牙做買賣,結果總是偷偷的將掙的錢往自己兜裡揣,他的朋友鮑叔牙其實知道管仲的毛病,但是覺得管仲的才能不能在生意上體現,就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管仲終於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就是所謂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至於怕死,管仲每次服兵役的時候總是說自己家有老母,萎縮不前,實在是躲不過去了到了戰場上總是往隊伍的最後溜,還裝死、裝殘廢騙取撫卹。”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當了相?果然是矛盾。”
馮喆心裡一動,說:“其實管仲是第一個將周禮中的禮義廉恥極力的推崇起來的,謂之‘國之四維’,就是維繫國家的四大繩索,管仲的思想對孔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孔子非常的敬仰管仲,稱讚管仲‘仁’,後世的諸葛亮也很尊崇管仲,常將自己自比為管仲樂毅,再有,曹操的挾天子令諸侯其實就是跟管仲學習的,管仲在春秋那會就打著‘尊王’,也就是維護周王周禮的旗號號令其他諸侯國,還有,管仲是第一個打破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傳統的人,他強調‘萬物待禮而後定’,也打破了‘親親’的宗法原則,任人唯賢,他對選用基層的官吏制定了‘三選’的制度,就是第一年試用評定,第二年考察任命,再經過一個階段的考察之後,再委以重任。”
“管仲自己從平民到貴族,布衣為相,本身就是打破任人唯親的典型。”
“哦,果然有些見地嘛,那你覺得,前蘇lian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來了!
這個問題能隨隨便便的談論嗎?再說這個話題——不,是命題,恐怕只有理論研究室的那些人才能講述的清楚或者能放開了的去研討和考究吧?
問自己?
馮喆表面平靜,但是脊背上滲出了汗,他知道這場談話不會輕鬆的,能讓副校長這種級別的人在一邊端坐不語的老人,身份會是什麼?
自己從進到這個屋裡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能影響並決定了今後人生的道路和命運的走向。
人生啊,緊要的時候往往就是幾步路,可是在決定這幾步路的走向的時候,思想的火花也就是那麼一瞬間的閃爍!(未完待續。)
第332章人生時好時壞,但我一直在路上(三)
馮喆的內心有些焦躁,也有些急迫,更有些擔心。
怎麼回答這位老者的這個問題?
他不知道。
要是如實回答自己對這個問題看法,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但如果不是如實的回答,那麼,又會怎麼樣?
下意識的,馮喆想要直視老者的眼睛——有些人在不確定自己該怎麼說話的時候,會眨眼、會做一些小動作、會左顧而言其他轉移別人的注意力,以此來給自己爭取思考的機會,往常馮喆在這些時候會看著對方,這樣能顯得自己心內坦蕩,也能在觀察對方的時候發現一點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