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這可苦了居住在洛河左右的漁家,他們要麼放棄祖祖輩輩從事的捕魚之業,要麼就得遷離洛河,到他處捕魚為生。
漁戶大量遷走,或者改從其它行業,倒使得洛水兩岸一片清幽,成為達官貴人們踏秋散心的一個好地方。
這時候的洛水,還是浩渺無際的一條大澤,漕船絡繹,駛於河心,帆檣林立,遮天蔽日。河邊則岸柳成蔭,芳草萋萋。
直通皇宮正門的一道長橋橫亙於洛水之上,橋上人車熙攘。這座橋叫“天津橋”,因為接連著皇城的正門,每天清晨,曉月尚高掛空中,橋上便車水馬龍,因此成為洛陽一景,被稱為“天津曉月”。
洛水邊上,清靜安閒。
一片空曠的河岸空地上,用竹竿插地,緊挨著河水圍了一圈布圍子,只放出臨河的一面以觀風景,布圍子裡邊吹著篳篥,撥著箜篌,隱隱傳出歌樂之聲,看起來是個大戶人家在此踏秋。
百丈之外另一處地方,也圍了一圈布圍子,不過距河岸還有數十步距離,一些家僕下人正在布圍子外面蒸煮烹炙,調製各種美味,肉香迎風飄散,而布圍子正面的空地上,則有兩個力士正在相撲,帳圍之中,就是姚夫人一行人馬。
這時,又有一群人來了,鮮衣怒馬,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伴當的壯漢們一個個粗獷威風,中間簇擁著一雙少年男女,胯下也是雄駿的大食馬。
這雙少年男女都頭戴錦繡渾脫帽,身穿翻領窄袖袍,腳下蹬一雙黑色鹿皮小靴,緊腰修背,風度翩翩。
少年身材修長,細腰猿臂,朗目如星,鼻如懸膽,只是一笑時頰上便有兩個酒渦兒,俏則俏矣,卻不免減了幾分男兒的俊朗豪氣。
少女比他要矮一些,身材嬌小,明眸皓齒,因為身著男裝,反而顯得更加俊俏。
這雙少年,正是楊帆和天愛奴。
在他們旁邊還有一匹高頭大馬,馬背上卻伏著一頭金錢豹,馴獸師緊緊隨在豹子旁邊。
他們在洛水邊停下,一副也要在此觀賞風景,聚會野餐的樣子。
他們選擇的地點好巧不巧的,正在那兩處帳圍子中間的位置。
p:注,唐代馴豹,隨主人出獵遊玩時,常伏於馬背攜之同行。
第四十六章 尋釁
楊帆和天愛奴一行人趕到洛水河邊停下,下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幾個大漢拿了插竿開始插杆圍帳。另有人從車上卸下竹蓆氈毯、各色器物佈置起來。
他們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姚夫人的注意,來洛水邊遊玩的人很多,誰有閒心去管旁邊是誰人紮下的圍帳。
楊帆一行人紮下的圍帳在兩家踏秋賞水的遊人中間,他們右側是姚夫人所在,左側帳圍子,則是另外一群遊人了。
那處帳圍子裡面,此刻正有三個婦人圍坐在氈毯上,玩著酒令遊戲。奴僕下人們在四下裡恭立侍候著。
三個婦人中間,放著一隻玉製的烏龜,碧色的烏龜揹負著一個蠟燭狀的高筒,整個玉龜和蠟燭狀的筒子是由一塊完整的玉石雕刻而成的,筒上還鏤刻著蓮花狀的鈕瓣。
筒內放了一把玉製的長籌,一個婦人抽出一支,看了看玉籌上刻的字,笑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放!哈哈,這一輪我不用喝了。”
這個婦人雖然衣著錦繡,巧施脂粉,可是依舊掩飾不住她的老態,只是因為保養得宜,所以她的面板比較細嫩,再加上頭上戴了烏黑的假髮套,遮住了那一頭白髮,所以看起來年輕一些。
然而歲月不饒人,畢竟是過了六旬的婦人了,她臉上的皺紋就像那龜背上的鏤刻一般清晰。另外兩個女子則不然,這兩個女子看起來都還只是雙十年華的模樣,芳姿嫵媚,豔麗無雙。
其中一個妙齡少婦斜臥於榻上,身著一襲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