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
民間糧價居高不下,府庫中卻有大量的存糧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因為存放太久而黴壞,這是地方上僵硬地執行朝廷的政令,未能體察皇帝愛民之心,同時也造成無謂的損失,因此希望朝廷能夠讓地方出糶陳米。以平抑物價。
徐有功在奏章中還說,太原地區千軸萬艘,交通便利,隨時可以購入其他地方的餘糧進行儲放,這樣朝廷就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把陳米賣給百姓。再用比較高的價格把新米買回來繼續存放。
一售一買之間的差價對朝廷來說並不是很大,卻能兼顧到國家儲備的戰略需要。延長儲備糧的存放時間。又惠及了買不起高價糧的普通百姓。
徐有功的奏章寫的很詳細,而且有理有據條理清楚,武則天聽了很是意動,仔細斟酌一番後便吩咐道:“嗯,或可施行。不過要先著戶部派員勘查,擬個章程出來。無論如何,糧儲必須充足,若可行的話,也必須先聯絡糧源。確定可以儘快調集新糧入庫,才可出售舊糧。”
天愛奴幼年時經歷過的那場大災難,武則天當時就在長安,她也是經歷過的,雖說宮廷中當時還不致於沒飯吃,可是各項供給也是急劇減少,對於外界發生的一切,她也是有所耳聞的。
之後皇帝幾次巡幸東都洛陽,主要原因都是因為糧食,因為關中地區發生大旱災,糧食減產、儲存不足,只能率領滿朝文武東遷洛陽找飯吃。
幸好那時大唐立國未久,人民已經經歷過多年的戰亂,深知這是天災造成而非官府不仁,富紳豪商家裡當時也一樣沒有存糧,揭竿而起吃不飽肚子,只能讓饑民的處境變得更加慘烈,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民變。
但是做為一個統治者,武則天卻是因此深切體會到了天災的威力和倉儲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她從不敢含糊。現在她已老邁,在即將交接權力的重要時刻,她希望能夠平穩過渡,不想出現任何意外。
婉兒淺淺一笑,點頭稱是。
緊跟著,又有幾道奏章談及糧食,有的是談北方糧價問題,去歲以來,因北方戰亂,當地產出不足,外地調撥成本太高,所以糧價一直居高不下,百姓苦不堪言,請求朝廷開糧備倉平抑物價。
還有人上奏章先是對府庫充盈大讚一番,緊接著提出有“倉鼠”貪墨和保管不善問題。武則天知道徐有功如今在御史臺的威望和權力,他想讓自己的奏章引起皇帝重視,並能得以施行,必會聯絡好友,互為聲援。
不過,這些同為御史的好友也不會平白無故說瞎話,既然他們紛紛提到了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可以印證徐有功所言的真偽。
武則天下了決定,對婉兒道:“太原倉是北方最大的糧倉,北方糧情如此,若依徐有功所言,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戶部派員勘查恐曠日持久,下旨,命徐有功協同太原府操辦此事吧。戶部籌措今秋新糧入庫!”
皇帝一錘定音,批覆迅速轉下,旨意傳至正在太原府和正在太原府巡察的徐有功手中時,沈沐也得到了這個訊息。
“他果然打算從糧食上著手!”
一個風度翩翩的中年文士冷笑連連。
沈沐最初領著一班人打天下時,完全靠他個人的聰明才智,可後來攤子越來越大,人馬越來越多,他又沒有千手千眼,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分析瞭解所有的問題,去處理所有的事情,於是身邊漸漸有了一批智士幕僚。
只是限於隱宗一直以來的地位,他手下可沒有做官經歷的人員為幕僚。做過官就有官身,就算沒了職權身份還在,不是什麼人都能把他招去做幕僚的。眼前這個中年文士名叫張瑞敏,只是一個不得志的秀才,可是能被沈沐延攬到手下,自然也是有本領的。
沈沐微微蹙著眉頭,一向雲淡風輕的散漫全然不見,他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