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聽了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面對這麼敏感的問題,心向太子的大臣們固然不敢多言,心向太平公主的人也是不敢貿然出面反對。眾大臣沉默半晌一言不發,李旦頗為不耐,又問:“眾卿以為如何?”
殿中侍御史和逢堯不是三品官,但是固為職務特殊,所以此時也在殿上。眼見眾大臣都不言語,他職微言輕。卻沒那許多顧忌。便出班奏道:“陛下春秋未高,登基不久,四海臣民剛生欽服之心,怎好倉促退位呢,臣以為不可。”
一有人開頭,眾大臣就好說話了。陸續有太平黨人出面反對,眼見群情洶洶,李旦心中頗為不喜,但是反對者實在太多。李旦也不好固執己見,只好罷此主張。不過第二天他還是下詔,宣佈以後軍國大事均由太子處置,五品以下官員徒罪及任免由太子一言而決。五品以上官員任免及徒罪也要先與太子商議,再呈報於他即可。
這一來,李旦等於是把以前交給太平公主的權力也給了李隆基,可李隆基雖然被授予大權,政治局面卻依舊困頓不堪,因為太平黨人的陽奉陰違,他的政令依舊難以貫徹,這種官場爭鬥又不能動用武力,令李隆基束手無策。
如果要在官場規則內改變現狀,那就只有大力打擊太平黨人,整治吏治,可太平公主雖去了蒲州,早晚還是要回來的,就憑她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李隆基也狠不下心來與姑母撕破臉皮,況且就算他豁出去了,政事堂七宰相五出太平門下,他對高階官吏的調整也休想獲得透過。
大唐就在這種內耗中又過了四個月,四個月裡朝廷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幸好這個帝國太過龐大,僅僅依靠慣性運作,一年之內也出不了什麼亂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種內耗局面還將持續幾個月時間,直到李隆基忍無可忍採取極端手段,或者太平公主準備妥當,向李隆基發動全面進攻,但是一個意外使得局勢迅速發生了變化:武攸暨死了!
武攸暨到蒲州不久就染了病,原本以為並不嚴重,但治療一陣不見效果,病情反而越來越重,終於一命嗚呼。
訊息傳出,李旦這位對朝政敷衍了事對親情卻非常在乎的皇帝馬上追封武攸暨為定王,讓太平公主的長子襲承爵位,次子和三子也加封為郡王以示恩寵,旋即便下旨迎太平公主回京。
太平公主到了地方後本來一直在準備反撲,她想利用百官怠政給李隆基一個下馬威,讓李隆基知難而退。李隆基也確實如她所料,憤懣之下主動選擇了辭讓皇太子之位,只可惜被李旦駁回了。
太平公主見一計不成,又開始籌劃對李隆基的再度攻訐,等朝政出現重大紕漏,就由五位宰相率領文武百官出面彈劾監國太子,逼其退位讓賢,卻不想因為丈夫的死,被李旦提前將她接回了京城。
※※※※※※※※※※※※※※※※※※※※※※※※※
楊帆出京時很低調,回京時也同樣很低調,幾乎沒有驚動什麼人,所以直到他回京的第三天,才有一些袍澤好友陸續打聽到他回京的訊息,相繼趕來與他相見。但太平公主就不同了,當她回到長安城的時候,整個朝堂幾乎為之一空。
天子李旦率皇太子、皇子、眾宰相親自前往迎接,許多朝廷大員也自發地前往相迎,這是太平公主第一次公開向皇太子展示她的本錢,也是她向李隆基的一次變相的示威。
太平公主回京後,先由天子置接風宴款待,隨即文武百官便紛至沓來,前往太平公主府拜唔公主,又有許多連拜見太平公主都沒資格的官員,便呈上拜貼、送上禮物,以示心意。
太平公主對武攸暨之死並沒有什麼感覺,在她的兩任丈夫中,只有薛紹是她真心愛過的男人,也是真心為其傷心並緬懷過的男人,除此之後,能夠走進她心裡的只有楊帆一個,武攸暨只是她的母親硬塞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