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這番話說得鏗鏘有力,極富感染力,眾人聽了他的聲音,驚恐稍去,立即逃之夭夭的想法竟然淡了許多。
楊帆方才也是暗吃一驚,如今眼見李隆基說的入情入理,心中稍安。又看李隆基也是暗生驚懼,卻仍能強自鎮定,避免了眾人因為這樁意外就此潰逃,不禁暗暗佩服。
楊帆贊同道:“郡王說的在理,如果王毛仲真是內奸,我等一入禁苑監就該伏兵四起了,還會等他報訊麼?王毛仲是臨陣生怯做了逃兵,咱們不可因此前功盡棄!”
眾人聽楊帆附合李隆基的說法,這兩人在眾人中身份地位最高,不覺又信了幾分。這時薛崇簡卻突又驚呼一聲,道:“遭了!王毛仲逃走,誰來負責與萬騎飛騎眾將聯絡?”
李隆基不在京時,一直由王毛仲和李宜德替他招攬諸將。李宜德此人既忠且勇,只是訥於言語,而王毛仲則是能言善辯之輩,因此一直由他總攬其事。
今夜李隆基於禁苑監內指揮排程,首先就要奪取萬騎和飛騎的軍權,而王毛仲就是負責到禁軍中聯絡諸將指揮奪權的人,誰知他竟臨陣脫逃,這可如何是好?
說起這武力政變,自大唐立國以來,已經發生了三次,李世民那一次最簡單、也最是痛快,於玄武門伏擊毫無防備入宮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乾淨利落,一舉成功。第二次則是張柬之等策劃神龍政變,面對一個控制著禁軍精銳的強勢女皇,他們制訂了一個最精密的政變計劃。
第三次則是太子李重俊造皇帝李顯的反,這一次政變雖然頗無章法,政變過程也是困難重重,卻只差最後一步就讓他成功了,如果不是在最後關頭李顯登上了玄武門的話。
而這一次,因為整個朝堂已盡在韋黨掌握之中,即便如楊帆和李隆基這等人中龍鳳策劃的行動,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竟也是頻出意外,先是鍾紹京臨陣生怯,繼而王毛仲臨陣脫逃,而這兩個人都負有重要使命。
眾人心中悄然浮起一片陰翳:“狀況頻頻,實非吉兆啊!”
p:誠求月票、推薦票!
。本週休息日放在明天,望諸友周知。(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錦囊妙計
“我去吧!”
關鍵時刻,楊帆挺身而出,儘管一個“吧”字透著些無奈與勉強。
雖然他和葛福順、陳玄禮等人來往不多,畢竟見過幾次面。而且他是萬騎的締造者,是輔國大將軍,在軍中尤其是禁軍中的威望和地位無人能及,他出面其實比王毛仲可合適。
只是楊帆已決定歸隱,他和李隆基已經談好條件,所以他不想在這次政變中發揮盡人皆知的作用,否則大事若成,朝廷不能不予封賞。
所以楊帆才想避居幕後,然而眼下情況緊急,他再不出面收拾殘局,隱退就不用想了,從此只能亡命天涯,只好硬著頭皮站出來,至於此舉是否會影響他的隱退大計,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隆基一見楊帆挺身而出,欣然道:“如今也只有大將軍出面才能主持大局。既如此,軍中一切,都拜託大將軍了!”
楊帆道:“郡王在此安坐,靜候楊某的好訊息便是!”
說罷,向眾人抱一抱拳,大步離去。
李隆基這裡的政變甫一開始就接連遭遇不測,顯隱二宗和準備黃雀在後的盧賓之之間的鬥爭卻是進行的如火如荼,極其順利。
三天前楊帆就已傳出命令,命令各地顯宗力量向隱宗發動全面進攻,聞訊之後盧賓之也立即下達了命令,命令他的人趁顯隱二宗決一死戰兩敗俱傷之際,行致命一擊。
這個機會他必須把握,他很清楚顯隱二宗有多強大,有多雄厚的底蘊,再慘烈的傷害也不可能把它們徹底消滅,頂多是讓它們換一種形式存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