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難記》進入了第二個放映週末,得益於越發激烈的爭議與抗議,各大影院仍舊保持著較高的上座率,次週末三天的票房收穫僅僅比首週末下降不到百分之四十,再入5410萬美元。
加上此前五個工作日的收穫,《耶穌受難記》只用了十天時間,就將北美票房推過了2億美元大關,累計高達2億2288萬美元。
各種預測紛紛出爐,包括cea sre在內,全都認為《耶穌受難記》的北美票房落點會在3億5000萬美元以上。
如果運氣足夠好的話,衝擊4億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
《耶穌受難記》火爆大賣,作為導演和製片人的梅爾·吉勃遜一時間風頭無兩,壓過了好萊塢所有導演和演員。
但梅爾·吉勃遜本人,在欣喜的同時,每每看到瘋狂增長的票房數次,又會莫名心塞。
第581章 我的條件
每次看到《耶穌受難記》暴漲的票房數字,梅爾·吉勃遜的驕傲油然而生,作為一個性格偏向於自大的人,很難不為此驕傲。
但驕傲之後,就是莫名的煩躁。
因為票房數字上漲再多,他也難以分到收益。
影片的北美票房都超過2億美元了,而他賣出這部影片,才得到多少?
四千萬美元!
只有四千萬美元而已!
刨除掉3000萬美元的成本,毛利僅僅1000萬美元。
這樣的事實,讓梅爾·吉勃遜想起來就煩躁,有種頭暈的感覺,影片產生的收益都被使館影業拿走了。
甘心嗎?梅爾·吉勃遜肯定不甘心。
不止是他,換成任何人,面對類似的情況,都會不甘。
但梅爾·吉勃遜也只停留在不甘心的層面上,因為與使館影業簽訂的是版權買斷合約,除去行業工會規定的那點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導演和製片人分成以外,他不可能分享其他的收益。
然而利益動人心,何況梅爾·吉勃遜從某些方面來說與羅南類似,本就不是什麼好人。
面對本來有可能屬於自己的商業利益,根本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
況且,這不是幾百萬美元,也不是幾千萬美元,而是上億美元的巨額收益。
自從影片上映之後,梅爾·吉勃遜不再參與使館影業的宣傳活動,他不是傻子,知道引發的爭議可能會燒到自身,也低調了許多,開始全力準備與華特迪士尼合作的新電影專案《啟示錄》。
迪士尼製片廠二號攝影棚,麥可·艾斯納站在門口附近,看著在攝影棚中仔細檢視的梅爾·吉勃遜,對迪士尼的行政總裁庫克·迪克說道:「這個專案要重點支援。」
庫克·迪克先是應了一聲,接著提醒道:「梅爾·吉勃遜惹惱了一些人。」
麥可·艾斯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隨意擺了下手:「這些不算什麼,梅爾·吉勃遜還有價值。」
庫克·迪克說道:「幸好,這個題材不像《耶穌受難記》那麼敏感。」
麥可·艾斯納笑了起來:「對瑪雅文化和瑪雅帝國感興趣的人也有很多。」
梅爾·吉勃遜的這個新專案,講述的是在瑪雅帝國即將崩潰的時候,男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與瑪雅帝國的統治者進行鬥爭、奮起反抗的故事。
這部片子已經確定了風格,與《耶穌受難記》一脈相承,那種原始而真實的暴力美學,已經成為了梅爾·吉勃遜最令人稱道的看家本領。
在歷經了《勇敢的心》和《耶穌受難記》的沉澱後,麥可·艾斯納相信,梅爾·吉勃遜對於這種動作型別電影可謂是駕馭嫻熟。
相比于越來越暴躁和獨斷專橫的麥可·艾斯納,庫克·迪克是個理性派,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