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自己也有,而且也給火箭炮部隊取了個煙霧發射器團的奇怪名字),但是蘇聯紅軍卻仍然將喀秋莎火箭炮當成了高度保密的秘密武器。使用火箭炮的部隊都掛上了“獨立迫擊炮營”的名稱,而師、旅、團級的火箭炮部隊目前是沒有的。就連火箭炮營的數量也不多,只有西方面軍的幾個主力集團軍才有一個寶貝火箭炮營,都是由集團軍炮兵主任親自掌握,關鍵的時候才能用。可是雅科夫。朱加什維利面子大,18輛火箭炮車當然一開口就要來了。
不過朱加什維利要求也不算不合理,因為一臺Бm…13火箭炮車一次只能發射16枚132mm的火箭彈,一個營通常配製18輛火箭炮車,一次齊射能打出288枚132mm火箭彈。不過再次裝填比較麻煩,而且發射火箭彈的動靜很大,容易被對方發現遭到炮反擊,基本上是打完就跑。所以一個火箭炮營的威力比一個榴彈炮營也大不了多少,不過火箭炮是架在卡車上的,機動性比較強,倒是可以替代自行火炮。
而羅科索夫斯基把這個“迫擊炮營”要來就是當自行火炮使用的。因為他的機械化軍裡面雖然有很多坦克,但是用來殺傷軟目標的自行火炮卻一門也沒有。
雅科夫。朱加什維利這個炮兵主任手中所有的大炮都是用卡車牽引的,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要展開佈置炮兵陣地可就不是一會兒半會兒的事情了。
所以第9機械化軍在渡過布格河後就被一個拖著50mm反坦克炮和75mm山炮的黨衛軍波蘭騎兵營,阻擋在一片森林前面好幾個小時,還有幾輛坦克被打壞。
而同樣的情況,其他幾個方向上推進的坦克軍/機械化軍也都遇上了。德軍和波蘭防衛軍雖然沒有構築綿延的防線,但是卻採取了據點式防禦和機動式防禦相結合的手段。在波蘭…蘇聯邊境近400公里長,150公里寬的正面戰場上部署38個旅級環形陣地,還投入了16個黨衛軍騎兵團和3國防軍騎兵團(國防軍騎兵團屬於國防軍第1騎兵師)。
“司令員同志,第4步兵軍報告,他們已經完成了對特雷斯波爾環形要塞的包圍。”西方面軍參謀長裡莫斯基克少將給眉頭緊擰的巴甫洛夫大將帶來了一個好訊息。“科索布茨基(第4步兵軍軍長)同志報告,明天清晨前部隊就能做好進攻的準備。”
特雷斯波爾環形要塞是所有環形防禦要塞中最讓蘇聯紅軍難受的一個,因為它就卡在從佈列斯特通往華沙的咽喉要道上。雖然波蘭就個大平原,哪兒都能走人。但是蘇聯紅軍陸軍是重型化部隊,有大量的重灌備和補給需要透過鐵路和卡車運輸。特雷斯波爾環形要塞則卡死了最重要的一條鐵路和一條關鍵的公路,另外跨越布格河的三座重要橋樑都在要塞火炮的覆蓋下。
如果不攻佔該要塞,蘇聯紅軍雖然也能繞道前進,但是由於波蘭境內的道路條件都比較差,而且還有別的環形要塞擋道,因此總是不大通暢,好像被人卡著喉嚨上戰場似的。
所以在“大雷雨計劃”中,西方面軍還是要拔掉幾個環形要塞,讓通往華沙的交通變得暢通無阻。只有這樣,巴甫洛夫才有把握在華沙城下和德軍展開一場決定波蘭前途命運的大會戰。
“告訴科索布茨基同志,”巴甫洛夫說,“限他在72個小時內拿下特雷斯波爾,時間從明天上午8點開始計算。”
堂堂的一個步兵軍用72個小時拿下一個旅級陣地,應該是可以辦到的。所以巴甫洛夫在下達了命令後,也沒有再去琢磨特雷斯波爾要塞,而是又問起了空軍的情況。
“空軍的報告送上來了嗎?”巴甫洛夫問,“今天上午的空襲取得了多少戰果?損失情況怎麼樣?”
雖然巴甫洛夫在歷史上混得比較倒黴,但這並不代表他的軍事素質低下,倒黴是因為遇上開了掛的德意志超人,是正常現象。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