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入閣輔政,更還冊封爵位於他,這件事非同凡響,必須要有一位有份量的大臣趕去陝甘傳旨才是……朕思來想去,這件事交由你來負責最為合適,就由你趕去花馬池營一趟吧……恩,朕會讓禮部侍郎鮑文傑與你一同行動。”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說法,御書房內眾人紛紛是表情微變,沈常茂、程遠道二人的目光更是轉向了左蘭山身上,眼神中滿是幸災樂禍與興奮。
朝廷的目前局勢離不開趙俊臣的週轉錢糧,所以朝廷並不能削弱趙俊臣的封賞,但也不能任由趙俊臣的權勢過於膨脹,所以打壓“趙黨”勢力依舊是題中應有之義!
如今趙俊臣正在陝甘三邊主持邊防,若是再把“趙黨”二號人物左蘭山調離京城,那麼“趙黨”就會群龍無首,到時候豈不是任由拿捏?
最重要的是,內閣裡的“趙黨”成員只需要一人也就夠了,趁著左蘭山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各派系自然有辦法把左蘭山踢出內閣,到時候就算是趙俊臣入閣輔政也依然是孤掌難鳴,掀不起太多風浪。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御書房內幾位老謀深算的閣老們只是一瞬間就想明白了左蘭山離京後的諸般後續效應。
然而,左蘭山卻好似完全看不明白這些事情,竟是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任何抗拒,臉上還有一些喜意,就好似是認為自己親自趕去陝甘三邊為趙俊臣傳旨乃是榮幸之事,卻是立即領旨道:“臣遵旨!”
德慶皇帝也依然是一副器重模樣,表情溫和的吩咐道:“左閣老你趕到陝甘三邊之後,向趙俊臣傳達朕的封賞旨意只是其中之一,另還有三件事情需要你注意一下,首先是確認渭水大捷的證據屬實,並且把敵寇主帥巴根押到京城;其二是催促趙俊臣與你一同趕回京城,不要讓他繼續滯留陝甘,其三是代朕確認一下樑閣老的病情,他自從抵達陝甘三邊之後就生了重病,至今也沒有任何訊息,朕實在是有些擔心,今後朝廷收復河套的事情還需要他來全權負責。“
左蘭山垂首道:“臣明白,一定會為陛下處理妥當!”
接下來,德慶皇帝與諸位閣老又商議了一些朝廷事宜,尤其是出兵收復河套的諸般細節,需要御書房內眾人敢在明日早朝之前拿定主意。
在此期間,周尚景趁機向德慶皇帝提及了天下讀書人正因為一場“文禍”而人心惶惶的事情,希望德慶皇帝能夠儘快阻止廠衛們對讀書人的監控與抓捕。
德慶皇帝掀起這場文禍,原本也並不是想要抓捕多少讀書人入獄,而只是見到天下讀書人非議朝政之風漸勝之後出手進行敲打罷了,如今見到周尚景與眾位閣老的請命之後,思及朝廷今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皆是離不開讀書人的輿論支援,也就同意了眾位閣老的請示。
等到天色漸暗之後,德慶皇帝眼見到周尚景、程遠道兩位年邁老臣漸漸有些堅持不住,終於是結束了談話,讓諸位閣老離開了御書房。
等到諸位閣老紛紛離開御書房之後,德慶皇帝的表情卻是愈加肅穆,皺著眉頭暗暗思索了片刻之後,向著身邊太監吩咐道:“傳朕旨意,召東西二廠的廠督前來御書房,朕有事吩咐他們。”
隨著德慶皇帝的旨意傳出,很快就有兩名中年太監匆匆趕到了御書房。
這兩名太監一個名叫吳忻彥,一個名叫孔鎮,分別是司禮監與御馬監的大太監,東西二廠經過屢次整頓之後,這兩人正是現任的東西廠督。
等到吳忻彥與孔鎮二人行禮問安之後,德慶皇帝緩緩吩咐道:“有三件事交由你們去辦,首先,朕這些日子收集了一些百官彈劾閣臣左蘭山的奏疏,如今正存放在司禮監那裡,你們等到明天左蘭山離開京城之後,就把這些彈劾奏疏裡所列舉的種種罪證透漏給都察院裡的各派御史,但不要讓他們知道這是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