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於大唐而沒法動手,現在得了李光弼的許可,當然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剿滅他們。征服他們之後,他們的地盤百姓牛羊等自然是不可能歸還大唐的,都歸回紇人所有了。
其實李光弼的心情也沒那麼糟糕,自從攻佔長安之後,一切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本來擔心王源的神策軍會跟自己搶功勞,但王源居然捨棄了北上收復失地而選擇了南下追擊叛軍,那麼北邊這收復大片失地的功勞便白白的落在了自己的手裡。正因為如此,李光弼現在的名聲日隆,所到之處百姓歡呼相迎,官員們恭恭敬敬,顯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其實已經是大唐新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了。
李光弼並沒有被這些事實衝昏頭腦,他知道,明白人都知道,王源才是定海神針。此次平叛不過是自己運氣好鑽了空子罷了。而自己的聲望和功績到了王源面前還是矮了一截。這也正是李光弼不服氣的地方。自己出道比王源早了不知道多少,但卻被王源快速躥升上來掩蓋了光芒。這麼多年來,這個王源運氣極好,百戰而無一敗,也讓所有人都認可他的功績。而自己卻曾經遭受過連番的慘敗。特別是在和吐蕃作戰和潼關一戰之中,自己失分不少,以至於似乎永遠難望王源之項背。
但李光弼也不是自輕自賤之人。他知道,自己的優勢相較於王源而言還是巨大的。王源確實有本事,但他卻沒有自己這麼果斷乾脆,這麼善於審時度勢。推李瑁登基便是自己最得意的一手,而王源坐擁那麼好的形勢,卻連一個豐王都無法推舉為太子,這便是王源的最大弱點。這個人在某些時候太過婦人之仁,所以以目前的情形來看,自己的優勢比王源大的多。自己的身後站著新皇李瑁,而王源卻和太上皇和新皇都關係不睦,這注定了王源將會被自己超越,被遠遠的甩在自己的身後。
回到京城後,李光弼在李瑁的首肯之下恢復了長安政事堂。雖然他沒敢以相國自居,只是以中書平章的身份暫理政務,但其實他已經是實際上的相國。從各地投奔新皇而來的官員們紛紛聚集於此,跟在李光弼身後噓寒問暖恭敬迎送,李光弼享受到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榮,這正是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可即便如此,王源依舊如一根刺一般的橫在心中,扎的李光弼生疼。
王源的兵馬在滁州城下殲滅叛軍的訊息其實很早便傳到了京城之中。李瑁和李光弼都一直在等待著王源的奏摺。直到訊息抵達京城後的第五天,也就是滁州最後一戰後的十二天之後,王源的奏摺和安慶緒的屍首才姍姍來遲。無論如何,總還是來了,拿到王源奏摺的那一刻,李光弼覺得手中這薄薄的一封奏摺似乎重如千鈞一般。雖然奏摺先送到了政事堂這裡,但李光弼想了想,還是決定暫不拆封,拿著奏摺進宮去見李瑁。
……
李瑁進長安之後便一直住在皇城太極宮中。他不喜歡大明宮,雖然那裡比皇城更加的氣派,殿宇更加的輝煌秀麗,但那裡流過太多的血。高宗之後,武帝之朝,不知有多少姓李的皇家子孫死在那裡,李瑁寧願呆在這前朝建造的隋宮之中,也不願去大明宮中理政居住。興慶宮便更不是適合之所了。那是父皇之前居住之地,雖然興慶宮的景色美不勝收,但李瑁一想到百花園沉香亭這些地方,便想起了曾經自己深愛的女子便是在這些地方和父皇雙宿雙飛的情形,那是他心頭最痛的一處傷疤。若不是怕招致非議,他甚至都想下令將興慶宮拆掉,讓這處地方永遠的消失在京城之中。
第一零二一章 對策
陽光明媚的太極宮萬春殿後殿的院子裡,殿宇高大的陰影下,李瑁坐在廊下正在觀魚。勝春之時,春水碧綠,水面上的睡蓮也起了花苞,遠處水閣下的荷葉田田,景色甚美。李瑁不喜歡在陽光燦爛處坐著,他喜歡在廊下的陰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