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換舊符。
又是一年新年了。
元德四年,冬十月初一,歲在辛卯。
一年一度的大朝議如期舉行。
今年的大朝議更加特殊一些,因為,今年將是劉徹登基以來的首次全國大計。
大漢帝國的數十個郡國,上千的縣治,都要將他們過去三年的施政成績和稅賦清單,上計長安。
有人將黯然離開,告別仕途,也有人將獲得青睞和提拔,魚躍龍門。
當然,這個事情,暫時還不需要劉徹頭疼。
對天下郡國官吏的考績工作,將會持續整個冬天,一直到夏四月,才會結束。
到那個時候,誰過去三年乾的不賴,誰又應該受到懲處,一切都水落石出。
因此,今天這個大朝議,毫無疑問,主要議題就是封賞馬邑之戰的立功將佐。
這個沒的說。
皇帝不差餓兵。
在古代中國,想要讓軍隊保持戰鬥力?
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賞賜了!
就連宋明兩代的文官都知道,短了丘八大爺的賞賜和軍餉,人家分分鐘兵變給你看。
而在秦漢兩代,天下最好的男兒,最優秀的人才,為何都擠破了腦袋,也要擠進軍隊裡?
還不就是,投軍入伍,只要運氣不壞,得勝歸來,就能得到票子、房子、妹子,甚至土地、爵位和榮譽?
司馬法雲:軍賞不逾月,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的軍事貴族和統治者就已經知道了。
想要士卒賣命,給自己作戰。
那麼就一定要重賞。
而且是在戰勝之後。就馬上落實相關賞賜。
讓房子票子妹子跟土地爵位,實實在在的落到了軍隊計程車兵和軍官手裡。
這樣。百姓們就會踴躍從軍,士卒們作戰也會非常勇敢。
你要是賞賜不及時,或者賞賜太輕了。
呵呵……
宋太宗在看著你……
所以,劉徹在等待例行的大朝議諸禮完畢後,就首先開口,說道:“朕聞,功必賞,過必罰,此先王之聖行也!馬邑之戰。驃騎將軍縱,前將軍馳,前將軍不疑等率軍努力殺敵,始有馬邑之勝,令朕雪高帝平城之恥,功在社稷,其令有司,奏報有功將士名諱,具其軍功。奏於朕前,朕當不吝以封侯之酬!”
御史大夫晁錯於是出列拜道:“臣錯謹具馬邑之戰,有功將士,百四十五人。敬呈陛下御前,伏請聖覽!”
這記錄軍功,匯總有功將士。確實是御史大夫的分內職責。
此番馬邑之戰,幾乎大半的隨軍軍法官。都是御史大夫衙門的御史。
此時,中國的御史。可不是後世的清流,只會嘴炮,全無一點實際能力的廢物。
他們多數人都能騎得了烈馬,喝得了烈酒,更背得熟軍法制度,熟悉軍隊條例。
毫不誇張的說,宋明的御史清流們,在秦漢的御史面前,一個能打的也沒有!
馬邑之戰中甚至有御史立下軍功,斬首匈奴騎兵的例子。
而得益於白紙的規模化生產和普及。
御史大夫衙門的軍法官以及劉徹委派的尚書監軍們,得以能夠首次詳細到個人,記載所有有功士卒和軍官的功勞,將他們精確到個體,匯總起來,呈報朝廷。
晁錯呈報的一百四十五位有功將士,只不過是參戰軍隊裡,功勞最多的一百四十五人。
而且,不包括司馬以上的高階軍官。
因為,按照劉徹改良的全新軍法制度。
漢軍的高階軍官與中低階軍官軍功計算方式,採用兩套不同的標準。
在中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