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子不收錢?
沒關係!
公孫子有老師,而他的老師在臨淄有一座名為稷下學苑的山門。
把子弟外甥什麼的往稷下學苑一塞,歲時奉上捐贈。
這公孫子總沒有辦法拒絕了吧?
畢竟,大家打的旗號是‘敬鬍子長者,奉財帛以助鬍子教化天下’
別說公孫弘沒有辦法拒絕和阻止,就是胡毋生本人,也是無可奈何的。
因為,當世辦學,不必從前了。
以前,大家都是用竹簡學習。
即使是窮光蛋,只要有毅力,去山上砍點竹子,自己動手,用繩子串起來,再買把刻刀,這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現在就不同了。
筆墨紙硯,哪一樣不要錢?
而胡毋生如今門下弟子號稱三千,賢者一百零八人。
其中寒門弟子佔據了超過七成,至少有千餘人是純粹的窮人,別說筆墨紙硯了,就連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搞不定!
更何況,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學習。
光是場地、住宿和衛生以及大小雜務,每年就要吞掉數以百萬的金錢。
這些錢,總不能從天上掉下來吧?
沒有金主資助,如今天下任何學派都無法發展壯大,更別提爭奪話語權了。
董仲舒自己就是辦學的,他深知辦學的艱難。
為了更好的弘揚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傳承的先賢思想。
現如今這天下的知名學者,誰不是為五斗米折腰,捏著鼻子收下了一大堆,其實資質很一般,但就是家裡有錢,願意出錢的富商子弟為學生?
所以,不止是胡毋生,就是董仲舒,也其實昧著良心,捏著鼻子,收下了許多許多的商賈子弟為門徒,同時接受了大筆的贊助。
畢竟,諸子百家可以討厭商人,但沒有人能討厭商人的錢。
沒看到,連黃老學的巨頭,黃生的清河學府,都開始出現了商人子弟的影子?
連向來清貴,不愛摻和俗務的黃老派都是如此了。
本就是在塵世中打滾的其他學派,自然無人倖免。
所以,董仲舒心裡非常清楚,自己這位過去‘賤為布衣,貧為匹夫,行正循義,了義好禮’的師兄,實則早已經被商賈的糖衣炮彈打的放棄了許多原則和底線。
因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學苑和潁川學苑的資金怎麼來的?
他們師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門人,是如何在這長安城裡,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車馬相隨,錦衣聯袂?
總不能就靠著那點博士官的俸祿和太學的津貼以及補助吧!
想到這裡,董仲舒的心裡其實是苦澀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錢,也不願意接收那些資質殘差不齊,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賈子弟。
本來說好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結果,在現實面前,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在趨向於利。
就連當今天子,嘴上雖然不去談論義利,但實則,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是盯著利益走。
有利可圖,立刻就拋棄了嘴上的那一套,馬上就去做,倘若要賠本的時候,則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聽說,如今的蘭臺尚書,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計算投入的得失與產出。
好好的國家,漸漸淪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卻又看上去正義凜然,彷彿神聖無比。
這真讓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師兄弟兩人都是尷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級之制以來,天下博士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