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想工作看似很簡單,只是聊聊天,談談事,但其實是一門學問。
作為幹部而言,解決這種問題,更多的還是考慮的做思想工作,展現出政府的決心,讓老百姓配合。
但最終利益受損的其實還是老百姓,讓百姓做出讓步。
沒有領導幹部考慮說補償1000塊錢,或者給田地被佔的群眾提供工作崗位,因為1000塊錢不是一筆小數目,而提供工作崗位也非常困難。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這個頭開了,往後有類似的情況,其他的群眾也提這樣的要求,那還怎麼得了?
“這些群眾會一起到政府辦公樓前提訴求,我看還是那個帶頭的百姓在裡面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向義松說道。
“如果能說服這個百姓,讓他配合修路的工作,那麼其他的群眾阻礙會小許多。”
其他的黨委成員也紛紛點頭。
都看出來了,那名百姓在這次的事情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沒有同志對這人有了解,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情況嗎?”趙文勝問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這是打仗時候最基本的一個原則。
用在處理一些矛盾糾紛時,同樣也非常的實用,對對方的基本情況有個瞭解,知道對方的背景,底牌,需求,等等之類的,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這個人我倒有些瞭解,他叫羅世平,就是塔山村的村民,塔山村有不少村民種植果樹,靠著果樹養家,但是羅世平並沒有種植果樹,而是開了一家農具廠,生產農具,賣給附近的村民。”一名黨委成員道。
“這家農具廠原本是塔山村的村集體企業,後面承包給給了羅世平,由他個人經營。”
對普通村民,領導幹部可能沒什麼印象,但是對於一些在某方面做出了成就的村民,或者有特長的村民,一些領導幹部還是比較瞭解的。
從普通的辦事員幹部,到作為鎮書記的向義松,其實都沒少往村裡跑,塔山村的農具廠都知道,只是具體由誰承包了,可能記得不太清楚。
“塔山村的農具廠原來就是他承包的。”聽到這名黨委成員的介紹,趙文勝立刻有了印象。
對於這家農具廠,他也是知曉的,“這家農具廠就開在塔山村通往罐頭廠的路旁邊,是不是修路的過程中需要農具廠讓出一些地方,引起了他的不滿,所以才會集合村民,到政府辦公樓前來討要說法?”
說這話的時候,趙文勝看向王傑,“羅世平的這個情況,你作為修路方面的負責人,沒有了解嗎?”
他對王傑很有些失望,這個情況不應該忽視才對。
但是王傑似乎對羅世平並不瞭解。
“農具廠我知道。”王傑趕忙說道,“修路的確要經過塔山村的農具廠,但並沒有佔用農具廠的地。”
“路要擴建,也頂多只是擴建到農具廠的院子邊,不需要農具廠讓地,他憑什麼有意見?”
王傑知道有農具廠,但因為修路的過程跟農具廠沒有產生糾紛,所以就沒有聯絡農具廠。
沒有糾紛的人,為什麼要過來找事兒,要找他的麻煩?
王傑很氣憤,“各位領導,我覺得這個羅世平就是別有用心,修路的事情跟他不搭邊,他卻煽動群眾過來鬧事。”
“這樣的人就應該給他一些教訓,直接將他抓起來關幾天,肯定就老實了。”
他要抓羅世平。
“村裡的事情,有時候是很難說清楚,特別涉及到土地方面的問題,你覺得修路加寬,沒有影響到農具廠的生產,跟農具廠不存在糾紛,但是羅世平可能覺得把路修到農具廠的院子旁邊,影響了院子的結構,或者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考慮,就找到理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