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此事後,也並無什麼回應,只是點了點頭,這件事情調查就到此為止。
不過崔芸卿聽王普的話,也是聽出點話外之音來。當即起身道:“關於妓女的事,我今天聽夠了,就到此為止。”王普的身份地位,說起妓女和劉氏這些話題,總會不免讓人往別處想。崔芸卿打斷他,也是為他好。
崔芸卿結束會議回到崔府時,守門的老門頭是崔安。“叫,五郎和七郎到我書房來。”
“是的,國公。”
這次的國考,崔芸卿全力參與籌劃,因此他比很多人都清楚,李璟十分重視這次的國考,而且這次的國考並不完全如朝廷的科舉。這次的國考,將會一次錄取三甲共三百名進士,以及七百名同進士出身,足足一千人。這些人中榜之後,不需要再如朝廷以往那樣等待兩年,還要經過吏部的再次栓選。而是會直接送入新成立的燕京大學進入一年的進修,然後就直接按成績授與官職,分到各地擔任官職。按李璟的計劃,未來秦藩的官職體系,將以國考選官為主,徵辟舉薦不輔。將來會在十年內,用這些國考考出來的官員們,逐步取代過往的那些官吏。
總的來說,這將是一次真正的官員選拔制度的改革。唐朝的科舉,雖然舉行了兩百多年,但真正錄取任用的官職極少,且其中並非真正的都是考出來的。
崔芸卿是清河崔氏青州房的族長,統領著天下名門清河崔氏的青州一支。青州崔氏唐朝一朝,就出過五位宰相,大小官員無數。如今秦王意在改革官制,那麼崔氏就必須儘快適應。就如當初唐朝實行科舉,一開始士族十分牴觸,結果吃了很大的虧。後來士族們反應過來,積極的參加科舉,結果立即幾乎壟斷了科舉這條路。
這讓崔芸卿明白,誰能更先適應規則,誰就是取得更主動的地位。
崔芸卿兒女眾多,孫兒更多,如今五郎和七郎正是兩個剛過二十的孫子。五郎好武,有身好武藝,如今在秦王的親衛中任帶刀親衛班頭,六品武職。七郎好文,一直跟著他讀書,如今在燕京書院讀書。
這次的國考,不但有文科,也還有武科。一邊往書房走去,他一邊想,自己應當讓兩個優秀的孫子去參加這次的國考,一文一武。這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對秦王的支援,也同樣是為兩個孫兒著想。雖然他的孫兒哪怕只憑門蔭,也能出仕。但他很清楚,這次的國考會是一條光明大道,如果參加國考脫潁而出,那麼他們的前途將無量。
他對時事看的很清楚,也許十年之內,李璟這個門生,就有可能奪取天下,開國立朝。以他李璟老師的身份,和他一直對李璟的支援,還有他如今朝內地位,崔家可保三十年富貴。不過若想崔氏走的更遠,就需要更優秀的後繼者。
進房後他褪去上衙的正式紫袍絲衣,坐著看了會報,等待著兩個孫兒。報是由朝廷編髮的皇家新聞報,原本在長安的皇家新聞報如今跟隨著天子遷入了成都。秦藩有專門的機構收集天下各地發行的大小報紙,每期都不落。
秦王說的沒錯,皇家新聞報還真是枯燥乏味。如今天下大亂,饑荒四起,百姓水深火熱,可偏偏在這皇家新聞報上看不到半點關於這些事情的報道,滿紙都是粉飾太平。寫的都是些如天子又去哪遊玩,成都新建的天子百都,在田令孜公公的指揮下,展開了禁軍春季馬球聯賽,還有什麼貴夫人們的遊園踏春,某位隨駕朝廷重臣的豔體詩云雲。
滿紙奢華糜爛氣息!
真是隔江獨唱後庭花!
想比較之下,秦軍的報紙,特別是內部版的參考訊息上,滿是些各級官員甚至一些士子們的真知灼見,議論的都是些時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