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5頁)

青年報》的一名記者,才思敏捷,善於接受和傳播新生事物,於是被張樹新花了10萬年薪挖來,在1996年前後,這是個讓很多文字工作者難以回絕的價碼。當然,更多的當事人認為,1500米的廣告牌子的產生,更多的是個集體討論的結果,夏鴻只是個執行者,拍板的還是張樹新本人。

不可否認的是,張樹新當時身邊聚集了一批這樣的有才華、有想法、有創意,善於折騰點事情出來,讓媒體持續關注他們的人。他們善於把任何一個事件包裝成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件,只要這個事件有新聞價值,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向媒體進行鼓吹。他們的口氣也大得驚人,1997年春節後,他們為慶祝8城市的全國大網開通,在報紙上買了下12個專版廣告,所有版面上都以一句充滿激情的口號為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張樹新本人則在媒體上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國人:資訊產業是中華民族崛起起於世界的一個重要機會。

瀛海威還有過一個看上去很美的創意,那就是網上延安。這也是發生在1997年上半年的事情,一位點子大師向張樹新提議,香港面臨迴歸,黨的十五大要召開,三峽工程開工在即,愛國主義肯定是本年度的第一主題,瀛海威何不利用這個時機做一個“網上延安“?熱衷於創意的張樹新憑直覺意識到這是一個好點子,她甚至還為這個創意想到了商業上的價值:把延安的歷史、現實、人物故事都放在網上,可透過教委組織全國中小學生觀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為公司創收。張樹新同時指示,要做海量,要用最好的技術,先延安,後西安,再全國,最終推出網路中國,使之成為瀛海威的經典品牌。

張樹新隨後馬上召開新聞釋出會,對外宣佈:為配合愛國主義教育,瀛海威將耗時3年,投資千萬,推出《網路中國》大型主題資訊。果然,一時間,媒體上下一片關注。但等到網上延安一上網,卻發現使用者根本不買單,一是當時網速太慢,呼叫圖片需要數以小時計算,二是這個題材很難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表現出來,離現實的實地參觀相差甚遠。

這個個案是1997年瀛海威策劃的眾多創意中的一個,也是最典型的一個。這些個案的統一特徵是聽起來很吸引人,很受媒體關注,但做起來卻發現不尊重市場規律,沒有很好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一句話,對比著龐大而出彩的策劃,瀛海威卻沒有取得市場的預期。

“我們知道2000年以後我們會賺錢,可我們不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這是在瀛海威公司員工內部流傳甚廣的一句話。這與張樹新本身不上網有關,她很難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去體驗自己公司的服務;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張樹新一開始就走錯了,她選擇與*對立,做一張所謂的百姓網,按照她的說法,是建立起一張獨立於*之外的百姓網。如果說,在沒有拿到中興發的5000萬前,沒有多少財力的她還只是把這個想法停留在設想階段的話,那麼,在1996年秋天之後,特別是在1997年,正是其輕舞飛揚的黃金時光。

對於瀛海威的失敗,張樹新自己的總結是太超前了。這一年的聖誕日記上,昔日的詩社社長張樹新寫下一段頗為感慨的文字:“深夜,我們剛剛從郊外回到家中,窗外大霧瀰漫。在我們開車回家的路上,由於霧太大,所有的車子都在減速行使。前車的尾燈以微弱的穿透力映照著後車的方向。偶遇岔路,前車拐彎,我們的車走在了最前面,視野裡一片迷茫,我們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後面是一列隨行的車隊。我不禁想,這種情景不正是今天的瀛海威嗎?”

平心而論,張樹新本身的行為有一定的投機色彩,但客觀的說,張樹新的貢獻很大,在網路服務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啟蒙了中國人的網路意識,在網路服務的市場培育上功不可沒。她本人也做了很多傳播性的工作,諸如她向中

最新小說: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 網遊之止戈三國 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 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 戶外見聞錄 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 電競之巔峰榮耀 海賊王之冰霜王座 海賊的航海 王者:從第一下飯主播到全能之神 開局朱八模板,打遍NBA無敵手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