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從未有人染指的紅豆在自己耳邊所說的那樣“回來後便真的要了你。”,公子爺豈會食言不回。
……
眾人小憩片刻,養足精神再踏上路程,山勢逐漸上行,氣溫也越來越冷,路也越來越難走,好幾處連魯老三也辨識不出來了,往往走到盡頭才知道是絕路,來回折騰了好幾趟,到了傍晚時分終於重回正途。
而此刻已經在半山腰上,透過林木的縫隙,已經可以看到兩側山頂上夕陽下反射著金光的皚皚白雪,氣溫隨著陽光的減弱也變得冷了起來。
眾人不能再往上行,因為再往上便出了林木線了,而今夜要夜宿荒野只能在林間尋求庇護,加之天色漸晚,蘇錦決定就地紮營,在林間砍下十幾顆松樹來搭了個簡易的窩棚,升起火來。
半夜時分,寒冷刺骨,不知何時山上竟然飄起了雪花,雪花中夾雜著雞蛋大的冰雹,噼裡啪啦砸在松枝搭建的窩棚頂上,眾人徹夜難眠,一個個睜著眼睛,臥聽風吹雨打,雪落雹砸。
第七七八章 運糧隊
會州地處西夏最南端,李唐時期曾為唐地,後為吐蕃所佔,再後來便為西夏攫取,會州轄下僅有會寧烏蘭兩縣,但面積著實不小,整個會州府府界東西達五百一十餘里,南北三百三十里,人口卻只有四十餘萬,名符其實的地廣人稀。
而大多數的人口集聚在會州東南,光會州城中便住著近十七萬百姓,其他的人口都分佈會州城周邊的縣域;由於地處宋夏邊陲,和平時期是貿易往來的重鎮,戰爭時期更是駐紮重兵糧草匯聚轉發的重要基地,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蘇錦等人艱難跋涉兩天三夜之後,終於爬過了雪山來到隴山之北,出山之前,眾人在山澗中清洗了一番換上乾淨的衣服,蘇錦一身錦袍手上戴了三四顆巨大的寶石戒指,一副暴發戶富商的摸樣,魯老三打扮成賬房先生,其餘眾人均短打扮辦成隨行挑腳的隨從,一切妥當之後將換洗下來的衣服和隨身攜帶的長兵刃盡數埋在草叢之中,這才施施然出了山口。
往北行不到三里之遙,便見到一座山邊小村,蘇錦等人也不避嫌,謊稱迷了路進村問路,發現這村莊之中居然住了好幾戶漢人,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人家都是祖祖輩輩居住於此,對他們而言倒也無所謂宋夏之分,因為他們的祖輩從西周時期便已經定居於此,如今除了語言和衣飾尚保留著漢人的部分習慣之外,其他的都已經被党項人所同化。
村裡人聽聞蘇錦等人是從宋境而來的商賈,均有些奇怪,雖然是閉塞之地,但宋夏之間的戰爭倒是都知道的,不過他們也並不在意,打仗是官府朝廷的事,這些人都已經被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剝削的窮困潦倒,這座村莊之人都是靠山吃山,原本靠獵取獵物皮毛換取生活之資,現在不得不轉而用藤蔓編織藤筐賣于軍中度日。
蘇錦花了大價錢買了十幾副藤筐扁擔,一來是藉此跟村民搞好關係,二來也正好讓王朝等人扮作行腳腳伕更加的像,村民們自然高興的很,這位宋國過來的商賈出手大方,一副籮筐出的價錢是賣給會州城軍中的十倍,怎麼不叫他們高興不已。
在問明會州城的方向之後,眾人繼續往北,行了十幾裡的崎嶇小道,終於上了官道,再往北行不到一兩裡轉過一道山包,忽然看見前面煙塵滾滾,一隊西夏騎兵押送著長龍一般的大車滾滾而來。
眾人來不及躲避,只得壓低頭上的斗笠站在道邊避讓,車隊行至身邊,蘇錦斜眼看去,但見車上鼓鼓囊囊的裝著麻包,隨著顛簸正往下撒著糧粒,看來正是往南面渭州戰場上運送糧草的車隊。
車隊行了一半,一名押送糧食的夏軍都頭注意到站在路邊的十幾人,走過去之後依然撥馬回頭來到蘇錦等人面前上下打量幾眼喝道:“爾等是什麼人?抬起頭來。”
魯老三跟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