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貴。沒必要拂了人家好意。
在他看來,要是東西好吃,以後就多多來吃,也算是一種無形的廣告。
三人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開始用餐。
炒肝兒名不虛傳,用料講究、厚道,色澤漂亮,芡汁兒透亮,賣相很吸人。
肝兒和腸兒的比例也剛剛好。
張宣忍不住吸溜一口,味道鹹鮮,嫩。
有一種滿足感。
是真的嫩,真的好吃,他也不是第一次吃炒肝兒了,前生米見經常帶著自己在鼓樓那一帶吃。
但現在他覺得,這裡的味道真的甩鼓樓某記的不止一條街。
心想等米見從家裡過來,一定要帶她來這裡品嚐品嚐才行。這麼好的東西不帶她吃一次,絕對是一種遺憾。
炒肝兒極品,倒是包子中上水平,但也不虛此行。
看到張宣一臉陶醉,希捷和杜鈺也有樣學樣,跟著他的方法吃。
張宣期待地問:“味道怎麼樣?”
希捷說:“嗯,好吃。”
杜鈺也同樣覺得:“以前我不怎麼愛吃豬肝的,沒想到味道這麼棒,希捷,暑假我們要多來幾次才行。”
說著,杜鈺看向張宣:“大作家,要不你忙完英國的事情,再來趟京城吧,早餐少了你就少了一份意境。”
張宣看向希捷。
希捷同他對視一眼後,低頭認認真真吃起了炒肝兒。
老男人作為過來人,哪裡能不知道杜鈺的小心思?
只是對於希捷,他現在也摸不清是什麼感覺,但更多的是感恩和還恩。
吃完早餐,張宣和老闆打聲招呼就往店門口走去。
他走得很慢。
可出乎意料的是,老闆並沒有額外的要求。
比如拍照啊、簽名啊之類的。
這讓他對老闆的印象大好。
拉開車門,上車,開往陶歌家。
希捷選了後座靠右邊的位置,眼角的餘光剛好能把張宣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偷偷看著他的側面,看看看著希捷恍惚了,時間彷彿回到了高一時代。
回到了第一次認識張宣的時候。
記得第一次聽到“張宣”這個名字,還是從一朋友嘴裡得知的。
食堂打飯時,朋友私下跟希捷說:“我看上了一個男生。”
希捷打趣她:“我們班的哪個男生走了狗屎運?”
朋友說:“不是我們班的,是隔壁樓325班的,我打聽了,那個男生叫張宣。”
希捷一臉茫然,壓根就沒聽過這名字?
不知其姓甚名誰?
希捷第二次聽到這個名字是數學課上。
這是高中第一次月考。
考完後,數學老師在講臺上說:“這次月考的題目學校特意加大了難度,目標是摸摸大家的底子。
不過我們班這次考的不錯。陽永健117,希捷116,上110的有15人。
但你們不要驕傲,人家隔壁325班有人打了滿分,打了120。”
說著,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張宣”二字。還用粉筆重重地在下面劃了兩橫。
希捷那時候覺得自己可能有點兒忌妒吧,忌妒比她聰明的人。因為她覺得最後一題在考場上是她的噩夢,能做出來的都是變態。
於是她記住了這個名字。
甚至少女心地想:嗯,好希望他長得像大猩猩。
後來朋友對希捷說:“你不是有個表妹在325班嗎,走,我們去325班圍觀張宣去。”
那時候希捷覺得自己是個渾然天成的傲嬌少女,淡淡一笑說“不去”,轉身刷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