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周圍濠河以外。在舊城,也就是南城的東南數十步,一般稱之為護城長堤,史稱“護城崗”。
這條護城河之所以稱為護城崗,是因為它的坐落質地和經過的路線地勢本高。加築長堤護城以後,就更高了。
到清朝道光年間,多次重修,以防淮黃泛溢,因此,它就有了雙重功能——平時防洪,戰時禦敵。
由於護城崗對淮城起著保護作用,有人記頌它的歷史功績:“曲曲護城崗,淮黃水患防,逶迤南北亙,傑閣鎮龍光”。
其中“傑閣鎮龍光”,指的是明朝漕撫朱大典在南門護城崗上建造的一個防禦設施“龍光閣”。
與水師同行的,是東方兵團的大將周麗春,原來小刀會的領袖,現在擔任尚海聖市的副市長兼農業部長,他在十戰十捷中拿下了兩個城市,不但沒有減少所率領的部隊,還增加了一萬人。
東城門名為“瞻岱”,防守分外嚴密,因為這個城門多次經歷倭寇的攻擊,所以建成以後,多次增固、整修、甚至增加箭樓等防禦設施。
周立春一上來就發揮人多勢眾的優勢,力圖以多為勝!
第一波攻城,他就派出了一萬人!
水師除了天軍的常規軍艦以外,還帶來兩條約拿大魚,一開始就全力協助天軍攻城。
在槍炮齊鳴的過程中,兩條約拿大魚埋頭苦幹,把護城河與裡圈的壕河連通。
然後,所有戰艦都進入了壕河,抵近城牆開炮。
與此同時,兩條約拿大魚並沒有閒著,而是繼續撞擊城門。
連撞十幾下以後,大門轟然倒下!
倒下以後,約拿大魚繼續開闢水陸,直向城內衝了過去。
在約拿的後面,緊接著就是水師戰艦,也一起進了城。
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周立春的攻城也見成效,終於登上了城牆,把一千多守軍盡數殺死在城頭!
而天軍登城的代價竟然達到了五千人。
把守城敵人斬殺的,都是那些登城戰死之人的戰友。
這時候,周立春已經得到劉麗川的警示,說南門裡面有子城,給天軍帶來巨大的損失,謹防東門也有這樣的東西。
因此,周立春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佔領城門以後,停止追擊敵人,原地不動。等候命令。
周立春隨後登上了城樓,向西方一看,果然有一道高牆在那裡聳立,毫無疑問,又是一座子城。
接下來,張遠宣讀了一項天軍的決定:成立伏牛山野戰軍團!
軍長為劉大偉!
全軍團共有五十萬人!
其中。二十五萬人是從各處調來的天軍。
另外二十五人是伏牛山投誠的各綹子匪徒。
至於圖塔南,他的那些官兵,都不合格,他們就被留下看守伏牛山總部。
其它五十萬人,既然是野戰軍團,就出去野戰八方!
“劉大偉!過來聽令!”
以為不是特別高大,但是絕對威武雄壯的將軍跑行了主席臺,對張遠、麥軻立正站好,“啪”的一個敬禮:“報告。劉大偉前來聽令,請指示!”
麥軻還禮,然後把一張委任狀交給他,說:“大偉弟兄! 這五十萬弟兄就交給你了!希望你們所向無敵、為了神的榮耀。”
劉大偉接過任命,大聲回應:“大偉定然不辜負對我的信任,為了榮耀神!”
“好,我現在宣佈出征令,大軍可日出發。兵分三路!
“一路向東,有李開芳率領。大軍十萬!
“一路向西,由成吞金率領,佔領整個秦嶺山脈!這路大軍的兵力是十五萬。
“一路向北,由王全洲帶領,跨過皇河,撲進中條山。把伏牛山的北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