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個女人拉上床,不然他在梅溪鎮的工作就被動了。
“供銷社的事,何鎮長剛跟我提到,想著何鎮長也有時間,就一起聽你怎麼說。”沈淮指著牆角邊幾張椅子,要何月蓮她拖一把坐過來,郭全也剛剛把供銷社的材料翻出來交給他。
沈淮在膝蓋上翻看供銷社的材料。
梅溪作為中心鎮,商業不能跟市區比,但要比周邊的鄉鎮好一些。長期以來,鎮供銷社都是梅溪鎮商業的重心。
不過,隨著物資流通渠道的逐步放開,市場價格雙軌制逐漸消亡,周邊縣市陸陸續續的建了一些批發市場,“物資公司…供銷社”的舊有模式,就日漸落後於時代。
到九一年,鎮供銷社拖欠信用社的貸款,累積高達三百萬;經營陷入困境,連工資也發不出來,當時鎮裡就決定對供銷社進行承包改制。
最初的承包方案,是以櫃檯為單位,由內部職工進行承包。鎮上將三百萬的信用社貸款,跟供銷社的庫存貨物搭鉤,由各個櫃檯的承包人接手。
沈淮翻看承包人名單,看到上面竟然有何月蓮的名字,與賀偉合夥承包供銷社的服裝櫃檯,沈淮將材料名單往膝蓋邊移了移,指著何月蓮的名字,徵詢的看了何清社一眼。
何清社點了點,確認何月蓮就是承包人之一。
最初承包方案,說是以內部職工承包為主,但一些有效益的櫃檯,比如菸酒、服裝,還是讓一些關係戶擠進來。
沈淮看了何月蓮一眼,沒想到她的手伸出去還是蠻長的,難怪丟掉接待站之後,就想著將整個供銷社承包過去。
執行最初的方案,供銷社承包出去已經快有兩年了。
鎮裡減免了兩年的承包費,但將供銷社拖欠的貸款縮減到一百萬左右——情況繼續沒有惡化下去,鎮上即使沒有得到什麼承包費,也把供銷社早些年的爛帳都丟了出去,也說明這個方案是獲得一定成功的。
不過存在的問題也很嚴重。
櫃檯分包出去,進銷渠道也就由承包人各自負責,假冒偽劣商品開始擺上供銷社的櫃檯,引起民怨的同時,也使供銷社的聲譽受損,生意日漸滑坡。
近年來鎮區的服裝店、五金店、菸酒店、食品店、雜貨店也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的出現。
這些商店經營更靈活,經營的時間更長,開始大規模的擠佔供銷社的生意。
供銷社的經營,可以說剛有所改善,就又陷入下滑的泥淖裡了。
再一個,不同櫃檯之間的經營商品種類不同,效益有好有差,起初承包改制時,沒有充分的考慮這些因素,使得承包人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嚴重,有個別承包人跟鎮裡提出要退出。
供銷社存在種種問題,但八十年代中期才翻建的供銷社,兩層經營面積就有一千百平米,位於下梅公路與學堂街的交叉口,菜市場也在供銷社的斜對面,目前是梅溪鎮經營地段最好的商業場地。
梅溪鎮這幾年鎮財政捉襟見肘,但梅溪鎮緊挨著東華市區,很多人在市裡工作或做生意,或開辦小加工供應市區,個體經濟及人均收入還是穩定增漲。
從工商稅徵收情況來看,梅溪鎮的商業規模每年都保持著10%以上的增漲。
沈淮也希望能有一個有能力、有實力的人,去整個的接手供銷社,好好經營,把供銷社的地段及營業資源優勢發揮出來,但何月蓮不是他所期待的最佳物件。
不是最佳物件也沒有辦法,畢竟沒有其他人有轉承包的念頭,沈淮大概沉默了有三四分鐘坐在那裡翻看資料,又接著跟何清社討論幾個問題。
何月蓮推門進來前,還自以為調整好心態,能輕鬆應對沈淮。
何月蓮沒想到沈淮讓她到眼鼻前坐下,卻能將她當不存在似的翻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