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前早就和劉厚談論過選址問題,所以現在顯得胸有成竹。
“我們打算在城南10裡外的檢江畔建立工業部和設定兵營。”
檢江是李冰修都江堰時從岷江干流上分流出來的一條支流,繞成都西、南,向東流去。檢江自寶瓶口外分水,後世叫走馬河,過成都時則稱為南河,又叫錦江。
之所以選這裡是因為劉厚打聽過成都的常年風向情況才決定的。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劉厚多少知道點後世工業區設定的原則,就是要和常年風向聯絡,設在常年風向的下風向而不是上風向。由於成都多吹北風和東北、西北風,工業區自然是設在成都的南邊最好,這樣的話城區會較少受到工業區排放出來的廢氣汙染。
同時,工業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用水,尤其是造紙業、印染業等,是水汙染的大戶,必須有大江大河使汙染物能及時被稀釋;另外劉厚打算建立一些以水為動力的機械,這也離不開河流。所以劉厚打算將生產基地建立在江畔。
而將工業區建在城外,是因為劉厚實在是“志向”太遠大了。除了他的“工業部”衙門和兵營設立在這裡外,他打算建立一個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基地。基地裡不但囊括現在他所能開辦的各種工廠,還要開辦一些技校、職校之類的培訓機構,還有做研發的各類實驗室、研究所。
這樣的話,他需要招聘數萬青壯進入各種工坊工作,再加上他們的家人,到時候將會有十萬人以上的規模,這已經相當於當時一箇中型城市的人口了。
如此龐大的人口,在成都城內如何安置?工廠、生活區、兵營、練兵場,那得多大的地皮?加上劉厚練兵經常喜歡到野外拉練、進行實戰演習,以其在成都城內束手束腳,還不如到郊野去想圈多大就圈多大的地盤。
“將工業部和兵營設在城外也好,畢竟現在城內的住宅、用地都很緊張,只是,在城外荒郊野嶺之中,要搞那麼多基礎建設,恐怕沒個幾年完成不了吧?”劉備問道。
“這點皇叔不需擔心,撒豆成兵、點石成金的本事貧道或許沒有,不過,快速建幾棟房子的本領還是有的。”左慈捋著鬍子擺出一副臭屁的造型說道。
左慈敢那麼大口氣是因為前段時間,水泥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左慈用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後煅燒,得到的東西磨成粉,最後得到一種灰色的粉末。經過劉厚的驗證,其性質與現代的水泥非常接近。劉厚很開心地宣佈水泥研發成功。
劉厚也沒想到就是用粘土,他印象中在中學時學過的水泥生成化學反應式左邊應該不止兩種成分。他卻不知道粘土裡成分複雜,除了石灰石外,製造水泥的其他原料基本都包含在內。
不過劉備和諸葛亮聽了左慈的話後,明顯不相信他所說的。他們對視了一眼,選擇無視。反正阿斗還年幼,你愛折騰幾年都無所謂,離阿斗出來接班還早著呢。
“只是還須皇叔准許招募流民進行工坊、兵營的建設。”左慈道。
“這個沒問題,軍師,還請你多配合左仙翁招聘流民的工作。”諸葛亮其實擅長的是內政而不是打仗,所以這些內政問題劉備都要問他。
由於益州大戰剛過,大量流民湧入成都,諸葛亮正為如何安置流民頭痛呢,難得有人來幫忙消化一點,諸葛亮哪有不歡迎之理。
“流民沒問題,要多少有多少,只是還請左仙翁招聘流民時,除了青壯外,連其家人也一併安置了。”諸葛亮道。當然,如果他知道劉厚要招募的流民數量有多大,他就不會有那麼大口氣了。
他的意思是,青壯年你要要,老弱婦孺也不能落下。沒辦法,劉皇叔“仁厚”之名傳遍天下,這為他帶來無數好處,但是很多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