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因太過年輕,鋒芒畢露,必受多方攻擊。為官之道,堅守正道,亦要和其光,同其塵,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而君王愛之,則集怨於一身,聖上愛之,更要譴責敲打,滅其驕躁,加以錘練。
意思就是,就算明知沒有錯的人,但因為太過年輕,不能恩寵太過。還得時時敲打才成。
聖上又問李駿。
李駿說:&ldo;臣不參與朝中要事,不敢妄議。&rdo;
聖上笑道:&ldo;無妨,只私下說說罷了。&rdo;
李駿沉默了會,這才道:&ldo;臣與東川,齊緣皆有來往,與齊緣更是相交莫逆,徐氏更是臣表妹。但臣亦不會因齊緣與臣交好,就替他說話。臣只以旁觀者陳述事實,此次顧氏,徐氏固然有錯,但王李氏挑釁在先,無禮在後。顧氏徐氏亦懲戒得當。然方大人言之有理,東川齊緣皆有不世之偉才,又都是年少有為,難免氣盛。於聖上,對朝廷,皆不是好事。所以臣附議方大人提議,可略作懲罰,磨其驕橫之心。&rdo;
聖上說:&ldo;東川齊緣,雖年輕,卻不曾驕傲自滿過,徐氏可是出了名的賢良淑德,連她都對王李氏忍無可忍,足可見王李氏的囂張。朕若是處罰東川齊緣,豈不有失公允?&rdo;
話雖如此,但聖上依然應了方閣老的提議。
至於王梓明,方閣老倒未提及,聖上也不曾指責半句。
當然,聖上與方公的話,並未外傳。
次日,言官們依然氣勢洶洶地彈劾沈任行和凌峰,縱容家眷,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指氣熙使,欺侮下屬官眷,罪不可恕。
言官們那張嘴,簡直殺人不見血,小小的一件內宅婦人間的雞毛蒜皮事兒,居然扯到禍國秧民上頭,似乎沈凌二人不伏誅,都要國將不國了。
當然,也有言官彈劾後,又說人無完人,只讓沈凌二人各自回去好生教育內宅婦人,並向王家人道歉就是了。
而沈凌二人的政敵,也紛紛進言,稱沈凌兩家管束家人不力,若再呆在重要位置上,說不定將來還要釀成大禍。請聖上罷了沈凌二人的差事,發配去冷門衙門。
內閣七位閣老也發表不同的看法。
有三位閣老當場表示,為官不易,沈凌二人建樹斐然,實在不應該因家人有過錯就抹去應得功勞。只要他們好生管束其家人就是了。
楊閣老是堅定不移地站在王梓明這邊的。
另外還有兩位閣老在猶豫一番後,也譴責了顧芸兒和徐璐,稱其胡作非為,仗勢欺人,建意朝廷革除此二人誥命銜。
聖上就問方閣老的意見。
方閣老猶豫片刻,反問聖上,這是什麼地兒。
聖上說:&ldo;此乃朝廷中樞,商議天下要事之地。&rdo;
方閣老又問:&ldo;不過是內宅婦人間的齷齪罷,居然弄到朝堂上當成國家大事來討論,平白耽擱朝廷要事,聖上認為妥當否?&rdo;
聖上哈哈大笑,稱:&ldo;方卿此話朕愛聽。&rdo;然後又怒斥言官沒事找事。居然為了內宅婦人間的事兒弄到朝堂上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然後憤怒的皇帝,痛斥了沒事找事的言官,又怒斥了沈任行和凌峰,責令二人好生管束內宅。
百官見聖上震怒,果然不敢再言。
王梓明也伏身請罪,稱他也有錯,不該縱容家人惹事生非。當不起堂堂閣老和同僚的請罪。
皇帝和顏悅色地讓王梓明平身,亦未指責半句。
下朝後,沈任行和凌峰親自向王梓明道歉。
王梓明儘管也惱怒顧氏徐氏打自己的母親妹子,但人家一個堂堂閣老,一個對自己又有提攜之恩,可是萬萬得罪不起的。加上今日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