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純粹‘堵’和‘壓’法子已經不能再用了,李治只能另闢蹊徑。
你們不是想民間造成一個‘君德行不夠,所以上天示警降災’大謠言嗎?
朕就配合你們!
自己跳出來自責一遍,堵上你們嘴,來個先發制人!
嫌朕德行不夠,是吧?
那朕就多做善事積德好了!
再不濟,還可以下罪己詔!
永徽元年七月,聖人以大旱乃是有冤情無法申訴之故,巡幸刑部、京師大牢,親錄京城囚徒。但有冤屈者,可當庭狀告,如若屬實,聖人恕其無罪……
一時,平反冤案十數樁,罷黜不法官員近十人,京中百姓莫不拍手稱!
到了李治生辰前,雍州地區終於降下大雨,旱情得以大大緩解,所屬州縣百姓莫不稱頌聖人聖明燭照、仁德無雙!
李治一舉收穫了關中百姓民心,長安地區流傳謠言也一夜之間消弭無蹤了!
李治仍然不敢放鬆,他目光還一直注視著北邊平叛事宜。
永徽元年九月,右驍衛郎將高侃生擒東突厥車鼻可汗,押送至京師。
李治大喜過望,將車鼻可汗獻俘於昭陵和太廟,並下詔,至此東突厥汗國所有部眾,皆為大唐封內之臣,以其地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令選派大唐臣子駐守。
東突厥自此滅國。
而西突厥方面也因為東突厥覆滅嚇破了膽,主動向瑤池都督、沙缽羅葉護阿史那賀魯投降。
北方一定,李治聲望一時如日中天,朝中再也沒人敢小看這個溫文爾雅帝了。
永微元年十月,吳王李恪上表,請奉母妃楊氏回吳地頤養天年,李治允之,加封楊氏為先帝貴太妃,並厚賞送歸。
其他藩王見吳王主動退出,也紛紛效仿,母親還都接了母親離開,母親不則是再去昭陵祭拜了一回,然後就各自回屬地了……
李治對這些識趣離開兄弟叔伯們還是很優待,冊封賞賜全部都從厚。
至於留長安不肯走,那就全部交給他長孫舅舅處理了……
作者有話要說:位子坐穩了,才可以放手幹活=。=
第183章
第十三章同盟 1
長孫無忌是先帝大舅子;是帝親舅舅;也同樣是齊王李泰親舅舅。
同樣是外甥;長孫無忌待李泰明顯不如待李治那樣親厚。
這裡面也許有個人喜好原因;也有社會關係以及外界條件影響原因;但大原因還是:利益。
支援李泰所取得利益不符合長孫無忌或是長孫家族所求;長孫無忌自然不會選擇成為李泰同盟者。
而李泰,我們可以認為他一開始必定爭取過親舅舅支援,可是那時長孫相公正處於蟄伏避嫌狀態,又怎麼會搭理他呢?
至於後來堅定地支援李小九;也同樣有利益影子裡面。
事實證明,李二陛下後還是聽從了大舅子長孫無忌意見,立了李小九,長孫舅舅也從此踏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臣之路。
這一過程中;李家四郎李泰就實實成了兩人踏腳石。
他怎麼能不恨!
長孫無忌不會不知道李四郎怨恨,但他不乎。
當初李二陛下病榻前,他不得已許下誓言,表示會好好照顧四郎,不讓他受到折辱,安樂平安過一世……
長孫無忌知道他肯定做不到。
不僅是他做不到,恐怕連李泰自己也不可能做到安分守己過一輩子!
曾經唾手可得帝位被人生生奪走了,身為兄長卻要向小自己好幾歲,沒有他有才華也沒有他聲望高弟弟低頭下拜,俯首稱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長孫無忌明白,如果他想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