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也是個愛好藝術的文藝帝啊,怎麼會做出這種粗暴的事來?
再說,他的名聲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做這種市名的事。
吳詡聞言,丟了一個‘算你識相’的眼神,又在水池子邊看了一會兒,讓宮人們小心看著大郎他們三個,直到快午時,這才道:“好了,咱們回吧,說不定薛郎君的則子又要來了……”
說到這裡,吳詡忽然有種想要大笑的衝動。
因為,這次從大唐調過來的官吏中,來濟是被分個薛仁貴的,結果這個來濟啊,還是改不了他那臭脾氣,對薛仁貴暫定治理地方的將領十分不滿,一口氣彈劾了十幾名地方將領,搞得薛仁貴十分尷尬,只能不斷上則子辯解、請罪……
天知道薛仁貴當時也是捉襟見肘,所以才匆匆安排了幾個粗通文墨的將士留守,這些人於管理庶政又不是專業的,而且也沒打算長久駐留,所以他們的治理方法難免有些簡單粗暴。
要吳詡說,‘亂世用重典’正適合管理此時的倭國舊地,不然對著一幫狼子野心不滅的‘子民’還講什麼仁義道德,她可要睡不著覺了!
顯然,在這件事上,李小九陛下也是有意無意偏袒薛仁貴的,只是沒做得太明顯而已
帝后二人在飛鳥待了三天,又回到近江大津宮。
果然,來濟的彈劾則子和薛仁貴的‘請罪’則子又出現了。
帝后二人又當了一回撥解員,許諾會盡快從大唐各州府的能吏中選二十多名顯慶初年的進士,調到島國來管理庶政,這才把兩人安撫住了。
除了來濟和薛仁貴的則子,南邊的程名振、孫仁師也上了則子。
九州島在筑前國失守之後,就無險可據,在黑齒常之軍的猛烈衝殺下,其餘各國都嚇得魂飛魄散,除了零星幾大國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其餘小國全部都投降了。
如今九州島也面臨著跟薛仁貴軍一樣的問題,就是人手嚴重不足。
程名振當過多年的營州都督,治理地方還算有點經驗的,可他年紀也不小了,李小九陛下就擔心這老爺子會撐不住掛掉
所以,從國中調來的青年才俊有一半分給了九州那邊,剩下一半留給來濟調遣,薛仁貴軍則調到北部,配合劉仁軌追擊逃逸的大海人皇子一干人。
不過,大海人皇子確實是有些本事的,逃到北海道後,竟然沒有被蝦夷人幹掉,反而迅速收攏了北部各國的軍事力量,在出羽國建都,以皇太弟名義稱制,與唐軍對峙了起來。
鑑於目前大唐軍隊的人員嚴重不足,兵馬分散不說,各大領兵將帥還要忙於處理已經拿下的倭島各國的地方勢力和饑荒問題,李小九陛下就下令劉仁軌和薛仁貴固守越中和美濃二國,斷掉大海人皇子南下之路,其餘各將以鎮壓地方參與反抗勢力為主,先收拾乾淨倭島中南部再說。
顯慶五年十一月,侵蝕倭島的大饑荒終於在大唐源源不斷的補給下被結束了,但在這一年裡,倭人因為饑荒,至少損失了三成人口,加上之前的暴動、內戰以及被唐軍剿滅的地方勢力,倭國人口十停裡只剩一兩停而已了。
國力衰弱至此,不亡國也實在說不過去!
是年十二月,李小九陛下下詔曉諭天下,滅倭國為大唐東海郡,在倭國舊地設立遠東都護府,其下設五座都督府,四十州和二百一十六個縣。
同時,大唐向倭島派遣了一百七十九名文武官員,分領各州縣事務,造冊安民。如當初安排給半島的官吏一樣,這些來東海郡的官員裡至少有四成是當年秋闈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才俊。此外,從顯慶六年開始,每年大唐都向東海郡移民千戶,同時移本島資質優秀的倭人到大唐關中學習居住,鼓勵唐人與倭人通婚,直到再無唐人與倭人之分,這是後話。
安排好東海郡的人事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