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越王李貞卻在那一刻下定了決心。
如果有了東宮這個藉口,起兵什麼的,把握就比較大了!
神龍三年六月,幷州、豫州、越州等地出現百年難遇的旱情。
是月,越王李貞扶先帝燕太妃之靈柩入京。而本該隨同李貞一同進京的世子李衝卻以留在藩地處理旱情為由,沒有到長安來參加其祖母的葬禮。
有了李衝這個先例,不少被要求進京的藩王也依葫蘆畫瓢,都找了各種藉口不肯到長安來,只是派了自家不太受重視的子侄參加燕太妃的葬禮而已。
=東宮分割線
金鑾殿。
“這些人果然坐不住了!” 一身太子常服的李賢正襟危坐在上首,他的手上捏著一疊書信,神色看起來頗有些陰森。
此時,青年下面還一左一右坐著的兩名清俊男子,卻是留在長安主持大局的首相李三郎和這幾年頗被女皇看重的大理寺卿狄仁傑。
前者出現在金鑾殿也是常事,而狄仁傑卻是第一次被太子私下傳召,原本心裡還有些惴惴,但當他聽到了太子已經截獲了宗室造反的證據後,這位未來的首相頓時嚴肅了起來。
狄仁傑在擔任大理寺卿之前,本就是在大理寺擔任大理寺丞的,專司負責刑獄的,所以對這種造反案件尤為敏感。
君不見當年的‘高陽公主造反案’牽連了多少無辜?
如今太子的這一手‘證據’,怕是能把李唐宗室所有的藩王都牽連進去吧!
“太子,此事關係重大……除了這些語焉不詳的私信,可還有其它證據?”
狄仁傑此話一出,上座的太子頓時沉下了臉,而對坐的李相公也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目光看向他。
狄仁傑也知道自己有些魯莽了,但他實在懷疑此事的真實性。
李賢的眼中已經出現了失望之色,大概是不明白他阿孃為什麼這麼看重眼前這個愣頭青。
這時,李相公開口了:“懷英有此一問,可見處事謹慎……”
“然,懷英可知聖人早有撤藩之意?”
聽到這個問題,狄仁傑愣了一下,隨即點點頭。
他可是考經史出身的,對西漢七王之亂的來龍去脈可是相當瞭解的!
之前上皇當政的時候,上皇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實在是太過寬容了,封地食邑大把大把地給,狄仁傑還為此上過密諫呢。
以當今的性子,撤藩是遲早的事,但這也不能隨便給人扣個造反的帽子吧?!
看到狄仁傑不贊同的神色,李相公不禁搖搖頭——果然還需要歷練啊這娃。
“懷英以為,宗親們肯坐以待斃等聖人撤藩麼?”
“當然不肯!”不等狄仁傑回話,李三郎斬釘截鐵道:“你以為聖人收了各藩的兵權,改革了兵制,那些宗室就沒法子了嗎?”
“你以為這是什麼?!”李三郎將手上的一封書信甩在面前榻上。
“以今上的性子,還不需要偽造證據,構陷他們。”
李三郎冷冷一笑,最後道:“懷英若是不信,不妨等著看吧!”
“你如今可是大理寺卿,審判叛逆之時可不能徇私枉法哦!”
狄郎君聽到這話,臉上頓時紅了,也不知是羞的還是惱的。
“微臣自當秉公處理,不負聖人之望,相公不需擔心!”雖然不明白今上為什麼忽然對其大力提拔,狄仁傑還是深感知遇之恩的。
至於李唐宗室的事,不是他這個外人可以置喙的!
“既然如此,狄卿你就先下去吧。”李賢雖然不是怎麼喜歡狄仁傑,卻也知道如今的大理寺沒有誰比狄仁傑更得用了,接下來的一場硬仗可少不了讓這貨來善後的!
狄仁傑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