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零式鋼盔的數量就已經足夠給主力部隊全部換裝。抗聯陸陸續續淘汰了原有的效能只能說是一般的法制鋼盔,全部都改裝為清一色的德制鋼盔。
也許繳獲坦克和大炮費一些力氣,但是對於鋼盔這種單兵裝備,蘇聯人在四一年底繳獲的數量就很大。到了四三上半年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之後,蘇聯繳獲的德制鋼盔數量,早就超過了抗聯的需求。
儘管這些鋼盔,很大一部分是蘇聯人從戰死德軍屍體上剝下來的。運來的時候,很多鋼盔上面還帶著血跡和腦漿,甚至一些殘存的人體組織。但對於抗聯來說,總算得到了一款效能優秀的鋼盔,有效的減少了部隊在作戰之中因為彈片擊中頭部而造成的傷亡。
至於美國人在太平洋爆發之後,與英國人一起援助的大量託尼式鋼盔,則早在運來之初,就與繳獲的日製鋼盔,以及部分換裝下來的法制鋼盔一同被抗聯轉交給了關內部隊。抗聯自身卻並未裝備,而是逐步將法制鋼盔替換為德制鋼盔。
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
至於剩餘的部分法制鋼盔,除了部分作為儲備之外,則裝備了四三年底在抗聯主力部隊大舉南下之後,留守北滿根據地的地方部隊,以及由原劃給保衛部部隊組建的,專門擔任內衛、剿匪、保護大型工廠、交通線重點部位,以及地方政府警衛的,由原各縣屬縣大隊的部分武裝中隊改編成的武裝公安部隊。
楊震採取的種種手段,交換來的這些武器裝備,尤其是坦克和大口徑榴彈炮儘管效能不是最優秀的。但足夠的數量卻保證了抗聯在因為技術、原材料等一系列原因,以及楊震因為一些特別的想法、安排,將主要的軍工生產,安排到了飛機和zls三加農炮之上,導致重型武器的產量始終不足。
以及美援裝備除了飛機與汽車之外,地面武器援助效率緩慢,甚至還趕不上英國和加拿大人之外。武器的數量和效能,始終達不到抗聯的標準的情況之下,保證了部隊裝備的升級,以及部隊的擴編,特別是大量組建裝甲部隊的需要。
最根本的保證了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和炮兵部隊,面對也在抗聯逐步展現出來的裝備優勢,而始終保持裝備快速更新,並開始大規模組建坦克師團的關東軍以及華北日軍時候,能夠保證質量上的優勢。
抗聯自身的軍工生產,始終未能滿足部隊擴編與換裝的要求。其實不單單是原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原因,其中還有一些特別原因的。尤其是楊震這個東北局主管軍事和工業的第二書記的想法,也佔據了很大的原因。
楊震如此大動干戈,想盡辦法搞來的蘇制最優秀的坦克和火炮,以及美蘇作戰飛機的生產技術和圖紙。並在建設的時候抓緊一切時間,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建設大型工廠。
除了要滿足部隊部分對日作戰的需要之外,最歸根結底的原因是要建立自己的汽車、火炮、坦克和飛機制造業。但他也知道,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工廠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建成,但是工人的生產技術卻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西方列強之所以在戰時經過動員之後,可以快速的大量生產出數量驚人的武器裝備。是因為人家自工業革命以來,長達上百年的積累,以及自身原本就有相當程度的工業基礎。
特別是強大的工業基礎,帶來的熟練產業工人的數量相當的充足。尤其需要的技術工人數量和職業能力,也是極為優秀的。只要有了必要的裝置,完全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形成巨大的產能。
但是不僅僅是抗聯,就算是整個中國卻沒有這個條件。還處於農耕社會的中國,儘管有一些自己的輕工業,但是卻嚴重的缺乏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沒有自己可以快速轉產坦克的汽車工業,沒有航空工業,沒有機械裝置製造工業。使得真正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