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卻是微微一嘆,原推辭了幾句,豈料李璟等人俱以為這不過是韓熙載謙恭之詞,遂命受之,韓熙載無奈,終於還是接受了李璟的這份獎賞,同時得黃金五十兩,奴婢四人。
正當李煜以為今日朝事將告結束的時候,忽一人執笏而出道:“陛下,臣以為關於六殿下一事,獨賞韓錫載而不賞辛尋六殿下百多日的將士,是有些不妥,正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望陛下體察,酌情以犒(音:靠)賞之。”
說話之人,卻是翰林學士、文理院學士,戶部侍郎鍾謨。
李璟也不再問百官,當即應允之,賞軍士,加封李從善為紀國公,賜府。
李煜這時才知道原來鍾謨其實是乘機要價,為李從善爭取名利,皆因這百日來,尋找自己的事情,全是由李從善一手負責。韓熙載既因為自己的回朝而得賞,若不封這些將士確也有些說不過去。
而李璟亦甚愛李從善,早年本欲封從善,惜其年幼而留宮中,後竟擱置。再者李璟本是好名之君,遂正好應鐘謨之請,賞士,一併封賜李從善。
李從善此時卻並不在朝堂之上,李煜昨日才知,李從善是不用上早朝的,也許這是因為他年未及冠、尚無議政之能力的緣故吧。這種禮制之事,卻是李煜目前無暇理會的。
相對於李璟、韓熙載、宋齊丘等人為了建軍一事爭得面紅耳赤,鍾謨如此不動聲色的輕易就為李從善取得名利,亦不可謂不高明瞭。
李煜由是略知朝堂百官之“陰”“明”也。
第十五章 龍翔府衛(上)
朝退之後,李煜又於宮門外和韓熙載、常夢錫等人閒話了幾句,此時因李煜第一次上朝,觀多於言,並未表現得如何出眾,所以常夢錫、陳喬等人亦未真心折服,只是力讚了幾句自己作的《破陣子》《水調歌頭》。韓熙載又約好三人下午未時到李煜府中一聚,之後才各自回府去了。
待李煜要上轎的時候,卻有一名小太監來喚自己,李煜認得出來,正是昨日來叫自己入宮的那人。忽而感嘆世間之奇妙,昨日差不多也是這個時辰,這個地方,這個小太監來傳自己,然而自己的身價、地位卻是迥然不同了。
李煜對這名小太監還是有些好感的,問話中,才知他叫李家明,這一回卻是光穆皇后忍不住思念之情,遂昨晚就請李璟今日一等朝散之後,立即傳李煜去後宮見駕。豈料李璟卻似乎一時忘了這事,幸得李家明提醒,於是才吩咐李家明匆匆趕來傳喚。
當李煜見到母儀天下的鐘皇后時,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過好在多是安慰、疼惜之言語,而很少提及往事,故而李煜倒也能應付自如。
李煜想不到的是,此時李從善原來卻也身在後宮,正陪在母后的身邊。
李從善年不過十六、七,史稱“器度凝遠”,不過此時在李煜看來,卻頗似天真爛漫、與世無爭的,就仿似還稚氣未脫,其行就好像幾年前的李從嘉,也難怪周憲說以前自己和李從善最是臭味相投,如今從李從善對自己的舉止看來,說其粘人亦不為過。
光穆皇后鍾氏本意是留李煜在宮中用膳,只是李煜怕宴席間言語多了,難免會有破綻,遂婉言道:“母后,兒臣今已回宮,來日方長,也無需及於一時嘛。其實也怪兒臣疏忽,我本早該來給母后請安的,只是娥皇她大病未愈,重光心急火燎之下,一時忘了禮儀,還請母后見諒。現在兒臣恐怕娥皇已在家中等我,她那人執拗,等不著兒臣回去,兒臣擔心她便不肯先用膳了。”
光穆皇后鍾氏點頭,語重心長的道:“你也是的,家裡有娥皇這麼好的丫頭等你,可千萬要好好待她,不要風流成性,流連花叢,疏忽了娥皇。我聽說你前幾日,就是呆在天香閣裡的,以後那種地方還是不要再去了。本宮是過來人,有些話,娥皇雖嘴上不會說,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