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員杜肯。亨特的論調,他認為,中國“每年建造500艘商船,而美國僅300艘;中國每年建造3艘潛艇,而美國僅1艘”,且中國每年4。8萬噸鋼的年產量也是美國的差不多5倍,如果這種造船能力“迅速轉化到軍艦製造”,則“會使中國海軍戰力超越美國海軍”。說來類似論調在美國頗有響應者,如海軍學院教授迪恩。凱拉就稱中國艦艇建造的新技術採用“幾與美國同步”。這一論調甫出,就迅速傳播,不但在美國,也在法、德等國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在中國更是爭論得熱火朝天。
那麼事實究竟怎樣?中美兩國在軍艦製造方面分庭抗禮的時代,真的即將到來麼?
作戰部長口中的真相
和國內外某些輿論的輾轉渲染不同,事實上作戰部長羅海德這位美國海軍最高軍職負責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表態是相當謹慎的。
中國造船業近年來的確增長迅速。2005年全國造船完工量121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2%;2006年145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今年前3季度120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2006年,中國造船業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韓國、日本,市場份額自17。6%升至23。5%,預計到2015年年造船完工量將達2400萬載重噸,市場份額將升至35%,從而逼近日、韓的產(2006年韓國市場份額正是35%)。
與之相比,美國的造船業顯得景象暗淡。
clarkson根據手持訂單量統計的世界造船百強,日本佔28家、中國27家,韓國雖僅14家但前10名佔了7家,美國僅6家,前30名內竟無1家入圍,著名的英格爾斯造船廠1977年擁有員工2。5萬,如今僅1萬左右,另一家著名船廠紐波特紐斯船廠則乾脆自1998年起退出商船製造行列。儘管美國政府於1998年推出“造船能力維護協議”,為本國船廠建造商船提供新的補貼,且保護性的“瓊斯法”(從事美國港口間商業承運的船隊必須為美國所有、由美國建造、全體船員必須為美國人)一直有效,但年商船完工噸位長期在100多萬載重噸、甚至幾十萬載重噸的低標準徘徊,許多美國航運巨頭都大量外購船舶,甚至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大批航運公司連修理都寧肯送去國外。
可見,羅海德部長的憂慮,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事實的:中國的造船能力在迅速提高,且有可能趕上或超過韓國,而美國的造船業的確缺乏競爭力。作為職業軍人,他僅對這一現象含蓄地表示“擔心”,而未作更多詮釋,說他“驚呼”中國海軍艦艇製造能力如何,其實是一種誤傳,儘管羅海德部長未必不縱容甚至歡迎這種誤傳。
但他所言並非句句都是真相:美國的“造船能力”絕非每況愈下:美國26家主要造船廠共擁有船臺69座,船塢45座,其中能造20萬噸以上船舶的5座,最大的達39萬噸級,不論軍船、民船設計、建造或船舶裝置配套能力,在世界都當之無愧名列前茅。與之相比,中國能造20萬噸以上船舶的船臺(船塢)僅兩座。
參議員的錯賬
真正提出中國艦艇能力即將威脅美國的是亨特參議員,可惜他的賬本錯亂得不堪入目。
如果僅就商船而言,5:3的中美比例恐怕他還算少了(前面已有對比),但中國製造商船能力真的能“迅速轉化為軍艦製造能力”麼?
應該承認,中國近年來在軍船製造水平上的確有較大提高,新型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和船塢登陸艦等大批下水,但和美國相比,其差距是天差地別的。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均衡、最完整的艦船體系,從核動力航母、核潛艇到兩棲攻擊艦應有盡有,而且近幾十年來,眾多艦船製造的新概念,如“海上預置艦”、“武庫艦”、“瀕海作戰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