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議論著,元起此次擊潰三部鮮卑的豐功偉績,相信用不了多久,三部鮮卑就會被徹底平定,正式納入元氏帝國的版圖了。
可是當他們看到元起的凝重表情之後,立刻意識到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其實,經過在燕京大學中一年的潛心研習之後,元起早已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了,只是孫堅身死這件事,實在太過震驚,其中牽涉的事情也太多,再說能夠進入大廳中的眾人,都是元起的心腹之臣,對他們,元起也不想總是帶著毫無表情的面具。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喜怒,讓麾下眾人能夠感受到元起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主公,而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政治機器。這樣,也更有利於內部的團結,促進凝聚力。
沉重的嘆息了一聲,元起的第一句話就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諸位,適才伯符告訴某,文臺將軍,已經死於袁白和元表的聯手暗算之下了。某已經答應伯符,借兵給他回江東報仇。”
此言一出,震驚四座!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被元起倚重的心腹,能夠做元起心腹的人,絕不會是平庸之輩。元起的話雖然簡單,他們卻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句話中的意思。江東,恐怕要迎來大亂了。
就事論事而言,袁白和元起的關係近乎死敵;而孫策則是元起的弟子兼大舅哥,誰更親近一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為了限制袁白的擴張,穩定住南方的局勢,眾人已經明白了元起的意思,他是要扶持孫策了。
對於這一點,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贊同,其中包括一向耿直的田豐,幫助孫策壯大起來,讓他在南方牽制袁白,是符合幽並軍事集團的根本利益的。只是,具體借給孫策多少人馬,個人心中的衡量就各有不同了。
以田豐為首的剛直之士,堅定地認為應在保證幽並集團正常的運轉下,適當的借兵給孫策,具體人數應該在五千人左右;而見識較為長遠的一派,以諸葛亮為首,認為幫助孫策在江東站穩腳跟,是有著長遠利益的,因此主張應籌措出一萬軍借給孫策;而那些元起麾下的元老們,都和孫策有著不錯的私交,也都知道元起是真心很欣賞孫策這個弟子,因此不但把借兵的數量提升到了一萬五千人,不少人還願意隨同孫策一起前往江東,等幫助孫策穩定住局勢之後再返回幽並。
三方各執己見,據理力爭,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爭辯,最後,由元起拍板決定,調集出一萬人馬,讓孫策帶回江東去。為了安全起見,元起還決定由水軍都督甘靜,率領五千麒麟軍精銳,駕駛樓船由海路送孫策及一萬軍士回江東。等到達江東之後,甘靜暫時留在孫策身邊,幫助孫策征討袁白,直到局勢穩定之後,在返回燕京。至於甘靜暫時離去之後,水軍的訓練等問題,則是由水軍副都督蘇飛一力負責;久居江南,熟悉水戰的魯肅則是代領水軍都督的日常事務,督促蘇飛的訓練。
決定好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元起命人把孫策和周瑜請到大廳中來,準備告之自己的決定。
片刻之後,孫策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周瑜器宇軒昂的緊隨其後。二人向元起以及在座眾人行禮之後,就垂手站立在大廳正中,等待著元起的答覆。
元起頗有感觸的嘆息了一聲,然後對著孫策說道:“伯符,你也曾在某帳下為將,燕京,永遠是你的家,回到你先前的座位上去。”
孫策曾跟隨在元起身邊兩年之久,終日以弟子自居,現在聽到元起的話之後,心中也是深為感動,抬頭向武將的坐席中一看,看到自己以前的位子空著,立刻大步走了過去,在席位上坐了下來。周瑜早就聽孫策說過,元起雖然是當朝權重一時的冠軍侯、幽並大都督、驃騎大將軍,但是極為重情重義,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當下,周瑜快步走到孫策的座位之後,侍立在側。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