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去豈不好?”
蔣玉菡笑道:“今兒去,才是我的好處。”
說著一徑去了。
琳琅聽完,回神一想,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低聲道:“這個鬼靈精兒!”
既然他去了,琳琅便開啟黛玉送的箱子,其中果然只是些土儀玩意兒,東西雖小,卻件件精巧,可見即使送這些東西,黛玉也是用足了心思。琳琅叫翠兒拿了兩盒蜜餞糖果送到楊奶奶房中,方展開夾帶著的書信,待她看過,不覺一笑,道:“既這樣,也是天緣湊巧了。”
原來黛玉素愛英蓮為人,待英蓮返鄉後,甚是照顧。偏英蓮也是愛讀書識字的,竟拜了她為師,成日家除了和母親做針線賣,便隨同黛玉讀書作詩,不過數月便已出師了。
想想也是,原著中香菱進園與寶釵做伴時身份是薛蟠之妾,黛玉尚能悉心教導,可見香菱可敬可愛之處,何況今日英蓮復了原藉,本是望族千金,雖然家道中落,身份猶在,靠著母女兩個針線做活竟也能豐衣足食,黛玉憐她母女孤苦,常接到家中玩,可巧那日英蓮賞花歸家,在門口叫錢家夫人瞧了去,見英蓮生得不俗,又讀書識字,便打聽著上門提了親。
林如海也幫著打聽了錢家底細,雖還是十分富貴,家道還算殷實,良田也有百畝,錢家二公子錢興人品極好,不是那等輕薄之人,封氏也不曾想自家窮到如此地步,仍有人願意提親,且錢家也不是高門大戶,綜合種種,黛玉又求了莊太太做保山,便應了這門親事。
對於英蓮來說,耕讀之家,不必十分應酬來往,清靜難得,這是最好的去處。
琳琅掩信而嘆,心裡卻有淡淡的喜悅,命運不是不能改變的不是麼?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謂命運,便是如此。
如今的英蓮不再是原著中那個致使香魂返故鄉的可憐香菱了,也不再是薄命司裡的薄命女兒,她雖是少年坎坷,但有了自己的終身和幸福,不久以後,也必將綠葉成蔭子滿枝,或者隨夫而得鳳冠霞帔,也不是不可能。
楊奶奶抱著吃飽喝足的虎哥兒忽然出來道:“玉哥兒怎麼走了?”
琳琅笑道:“去忠順王府了。奶奶嘗著那糖果蜜餞如何?若好,再拿幾盒去。”
楊奶奶坐在炕上,放虎哥兒坐下,忙擺手道:“我能吃多少?別拿,竟是收拾好了,分送到各處人家一些,好歹嚐個新鮮。橫豎年禮都送過了,這是額外的。”
琳琅一面從箱子裡取出一盒泥人兒戲給虎哥兒玩,一面笑道:“我正有此意,每家兩盒糖果,兩盒蜜餞,並些玩意兒東西。”又陪著楊奶奶說了些閒話,方將東西取出來,一一打點清楚,叫人送到榮國府、蘇守備家、仇都尉家、昭勇將軍家、昭武將軍家和趙家等處不提。
榮國府也罷了,林家送的年禮本就有這些東西,不過難得琳琅一份心意,仇都尉家莊夫人的姐姐是楊總督的太太,年禮自然也有,倒是其餘幾家都覺得分外新鮮有趣。
賈母就著鴛鴦的手看了一回,想到林如海的回信,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面色略顯衰老。
鴛鴦深知其中緣故,只得軟語勸慰。
賈母嘆道:“看姑老爺的意思,怕是不肯應親了。”
鴛鴦聽了不語,早在第一回林如海婉拒時,鴛鴦就知道林如海必定不會答應了。
榮國府卻因忙著元宵省親的事情,晝夜不得閒,年也不曾好生過,只得將這件事暫且擱置下來,只是賈母心疼黛玉過甚,終究捨不得黛玉嫁到別家不得再見,便道:“只好等娘娘省親後再說罷。”
轉眼間上元在即,這日正是正月初八,琳琅才吃了年酒回來,偶過寧榮街口,卻見一干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將那些在街道兩畔擺攤賣貨之人統統攆走,東西撒了一地,又有一個年紀大的捏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