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如果丟掉了西部,玫瑰軍直逼鴨綠江邊,即使保住一個東部海岸又有什麼意義。
上月良夫也是一個稱得上軍事家的人,難道他看不出來這樣毫無意義嗎?當然看得出來,就是誰都能看出來這個計劃毫無意義,因此上東條英機才一眼看出來上月良夫的心思就是必要時撤回日本。拒絕了這個計劃,讓他堅守朝鮮,等待南下策略最後完成。斷定玫瑰軍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沒有和日軍決戰的意思。看到玫瑰政府遊刃於國共兩黨之間,日本參謀本部研究的結果,玫瑰軍有養賊自重的目的,因此只是逐步壓縮日軍的佔領地盤。也不想過於消耗兵力,也有儲存實力的意思,因此日軍可以不必驚慌,採取逐步後撤的戰術,爭取時間,穩定東南亞以及東南半島,完成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以及澳大利亞的防禦,這樣就可以把兵力向南太平洋地區抽調。但是不管怎麼樣,日本必須保證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因此兵力暫時不能撤回本土,即使抵擋不住的時候,朝鮮派遣軍也應該撤往滿洲。
就是這樣的猶豫時間,失去了沙裡院的兵力向平壤撤退的時間,三個地方被玫瑰軍和韓國國防軍分割包圍。即使韓國國防軍的戰鬥力再低,可是畢竟兵力數量在那擺著呢。
整整六萬部隊,已經是日軍的一倍,如果單獨是韓國軍隊,鯉登行一有把握突圍前往平壤會和,可是玫瑰軍的第三軍第107是佔領了平山郡。切斷了沙裡院和平壤的聯絡,中間增加了韓國國防軍的兩個師。日軍徹底沒有匯合到一起的機會,這個時候上月良夫中將才明白過來,玫瑰軍並沒有任何壓縮空間的意思,而是要全殲在朝鮮的部隊,立即命令元山的櫻井省三中將和在沙裡院的鯉登行一中將,部隊立即向北撤退。可是什麼都晚了。
在包圍沙裡院和平壤之後,孫東林就命令開始進攻,韓國國防軍現在的戰鬥力也算可以,為了不用玫瑰軍到處玩命的戰鬥,劉孝基的決策就是韓國軍隊必須具備一定的戰鬥力。經過嚴格訓練的韓國部隊戰鬥力已經提高了好幾個檔次。現在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了。
李青山出任陸軍司令以後更是戰鬥力見長。因為他的水平確實要比金元強很多。現在的韓國國防軍在玫瑰軍師屬炮團的配合下,向沙裡院和平壤發動了進攻,雖然進展不大,可是在玫瑰師的督戰之下,韓國軍隊也是拼命的進攻,日軍死死的防守,雙方每天都有大批計程車兵倒下去。李青山作為一個軍人,他更不希望本國的軍隊永遠在玫瑰軍的保護之下,他的願望是有一天韓國達到真正的獨立,擁有自己的海軍和空軍。玫瑰政府已經答應,在適當的時機幫助韓國組建海軍和空軍,這讓李青山十分興奮,想在戰鬥中證明韓國軍隊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因此上在進攻沙裡院和平壤的戰鬥中,結各師長下令,不惜代價的進攻,在戰鬥中鍛鍊部隊。
這樣一來,一直膽小怕死的韓國軍隊一改以往的作風,頑強而堅韌,不停的發起進攻。面對這樣不間斷的瘋狂進攻,日軍也是承受著傷亡在死死堅守。
關東軍司令部也是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朝鮮的危險,他們不是不知道,可是已經沒有兵力可派了,由於撤出山西和河北大部分,節省出來的兵力都被派到了中國的南方,同時還有一部分進入東南亞地區,中國的兵力本來就不多了。還要面對玫瑰軍和中共聯軍的進攻。
劉伯承的指揮和玫瑰部隊的指揮完全不一樣。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指揮著成萬的部隊,可是每一次戰鬥的規模卻都不大。進攻的方位都是日軍必須救援的地方。
如果日軍不救,最後這些地方就會被佔領,而共產黨的戰術就是最先解決廣大的農村,然後一點點的蠶食日軍的活動空間。
這樣的戰術根本就不是共軍掌握的游擊戰術。那是因為原來八路軍沒有裝備,彈藥不足,不得不躲著日軍部隊,只要日軍的規模到了大隊